经常情动于衷(原创)

标签:
个性内心世界情愫感动清波荡漾 |
分类: 原创散文(283) |
http://s14/middle/5f00450dh7568fbae7d2d&690
生活中的我,无论是形容还是性格都很粗糙甚至可憎,因此,一般不了解我的人会感觉我很可怕,不容易接近。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无可奈何。
但其实,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却是我个性特点的真实体现和特征。一生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
比如看见松果坠地,从一棵树的手腕上,一枚青涩的山梨或者一只熟透的野核桃,冷不丁地掉到地上,在尘埃中划出一道轻痕,留下一个印记,或者连一点蛛丝马迹也不曾留下,可就在这一瞬间,它已经深深的感到了我,竟叫我思绪万千。
比如看见一只鸟儿在我的窗台上跳跃顾盼,抖动漂亮的羽毛冲着我婉转悄吟,尔后依依不舍地款款飞走。比如看见一个朋友久违了的眼神和熟悉的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揉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耀,看见一群蚂蚁簇拥着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翼翼与肃穆庄严,亚运会障碍赛马场上骑手和马匹不幸被绊倒,人无大碍却是那匹马在挣扎中默默地死去……总之,感动我的也许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象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也有时候,感动我的竟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正如同我的爱犬“小雪”生病的时候,非常恬适地趴在我的脚上,唉声叹气中眼神里透出一种迷茫和悲伤的幽光,会立即在我的内心里,默化为一曲无限爱恋和依依不舍的深深情愫。
莫名其妙地,有时候感动我的似乎什么也不是,即使是,也仅仅只是事物的一粒元素而已。
一个自以为很豁达、很粗犷、很大咧咧的我,为什么会如此容易感动?朋友们会感到奇怪,我也常常在内心里责怪自己。
并不是我这个人与生俱来就多情善感。生活中,假如没有感动,我想我就会在不痛不痒中丢失自己,或许还会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就是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一只狗都是那么经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所有的生命几乎都离不开感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也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呢?
静下心来想一想,一朵花为什么会鲜艳娇媚,一茎草为什么会摇曳多姿,一湖水为什么会清波荡漾,一尾鱼为什么会优哉游哉?那究竟是造物主赐给我们人类的爱之生灵啊!
许多时候,我就是这样不可抗拒的被一些极小的事物感动着,被一些极小的生灵感动浸润着。看到寒冬里卷缩在雪地上的流浪狗,我会顿生恻隐之心,看到匍匐在冰冷土地上的野草芦苇,我会感慨万千,看到乞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啃着很硬的馒头,我会心生怜意,看到电视剧动情的细节,我会自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好像从来也没有留心把每一次感动的具体根由进行仔细的探究,一条一款地罗列起来,为诱发下一次感动埋下伏笔。我想,谁如果这么愚蠢地对待感动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感动了。感动是一种自然感情的真诚,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本质。
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艾青的这句诗实在是太精辟、太真诚了呀!
我之所以容易感动,是由于我深深的爱着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仿佛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我。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谐友爱、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次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彼此互相提醒、暗示。相互期许、关怀和给予。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净化我灵魂中某一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龌龊卑鄙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觅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因此我敢说,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和天性。只要还能够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