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小人物时代生活的喜剧作品(原创)

标签:
电视喜剧小人物张小五的春天 |
分类: 原创杂谈(80) |
http://s11/middle/5f00450dh89b01c92329a&690
满怀兴致地看完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后,我的一些同事们在议论中众说纷纭的道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有人说它是一部励志青春的偶像剧,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探讨怎么解决30岁以上大龄剩女问题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还有人说这部戏从头到尾唱的歌都是关于爱的,所以它就是一部城市爱情剧。其实,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都有一定的道理,以上这些文化元素这部电视剧也都表现得很充分。但我认为,青春偶像只是为了塑造人物艺术色彩的必要渲染,剩女也只是女主角身份的一种表意符号,而悲欢离合的爱情只是一条或隐或现的叙事线索。这部戏主要的戏剧冲突,或者值得在电视剧历史上引起重视并大书特书的就是,它叙述了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北京城里,像张小五这样装修公司的小老板和十几个农民工所代表的城市底层民众,还有像温氏集团这样跨国公司的温雅彬、艾瑞卡他们所代表的所谓城市高端人士,以及身处他们之间的像大胡子、驴肉馆老板这些工商界人士如何迎来各自的生活春天。该剧的内核还是这一代人的各种社会群体,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历史时期的命运。
尤其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是,剧中充满了人物命运的坎坷和世事沧桑,饱含了人类的辛酸苦辣,但是从头到尾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却是让我们在忍俊不住的笑声中看完这部电视剧的,不管是一种会心的微笑还是开心大笑,也不管是人物形象的漫画化还是故事情节的非逻辑化,都让人立即就会感觉到非常的幽默滑稽。无论是发自内心喜爱的欢笑,或者是因为人物遭遇隐含世间不平又显得无可奈何,乃至于让你心生怜悯,流下辛酸的泪水的苦笑,你都会在笑声中感悟人生的不易,人性的复杂,深刻的感受人间的真善美。
在当下电视剧喜剧领域里面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甚至是超现实的竭尽夸张,比如近几年来拍摄的一些反映东北农村题材的喜剧,对此我感到非常反感并且深恶痛绝。我们需要分辨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喜剧,什么是伪喜剧,需要把握住新时代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喜剧。我们不能说《张小五的春天》在喜剧艺术上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但应该充分地肯定,这是艺术努力、艺术探索、艺术追求的一种有益尝试,而且得到了广大电视剧观众的普遍认可。既然我们都公认一个颠覆不了的命题,喜剧是用快感和笑来宣泄人生复杂情感的一种审美精神和审美艺术,所以笑就成了我们辨别真假喜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首先,喜剧与正剧悲剧一样,都是以社会生活当中的矛盾和冲突做基础的。《张小五的春天》最大的矛盾就是张小五带着几个民工谋生,本来生存状态就十分艰难了,还碰到了金融危机,这是以当时最大的社会生活矛盾为基础的。其次,喜剧的喜剧性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其本质毫无疑问在于可笑性。可笑性是一种人正常的灵魂的心理的逾越,而不是一种感官刺激所引发出了的浅薄的本能反应和表现。第三,该剧也嘲笑、也讽刺丑恶,也讽刺腐朽愚昧,但是最后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所以,我觉得艺术创作要善良,要让人心里充满光明。我们嘲笑讽刺那些落后腐朽,是为了肯定生活的美好和进步,为了肯定真诚和善良。第四,在喜剧创作当中,它充满了误会与巧合。剧中女一号阎妮有各种令人发笑的表演方式和表现手法,把喜剧的各个环节、语言、动作、姿态都合情入理地融入其中。这部戏没有极端对立的的情感复杂人的道德批判,但是它可以让观众看到这些小人物也哭也闹、也打也笑,最后精神是始终向上的。第五,喜剧既可以表现生活当中的喜恶,还可以讴歌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样可以表现梦幻理想来抒发快乐的心情,当然也可以表现人生的悲痛苦难。由于喜剧的表现对象不同,要达到艺术追求的目的不同,所以引起的笑也有不同的性质,这样就使得喜剧审美有了更高的品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