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蓬莱看海去——游长岛九丈崖、月亮湾、林海公园

标签:
长岛九丈崖月牙湾林海公园 |
分类: 游山玩水 |
这一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为的是早点搭上游轮,好早一步欣赏长岛美丽的海湾。
蓬莱至长岛的游轮班次很多,大概半小时一班,无须提前预定。游轮很大,底层停放私家车,二三层供乘客乘坐,估计1000来个人不成问题。
我们坐上游轮,一个多小时就踏上了长岛的土地。可是早上才刚刚预定的涂家酒店,却怎么也找不着。一打听,才发现晔爸匆忙间定错了酒店,它竟在对岸的蓬莱,而我们早已收拾好换洗的衣物,做好夜宿长岛的打算。更气愤的是酒店方怎么也不肯退房。看来,我们要么白白浪费蓬莱的酒店,在长岛另选住处,要么就是改变计划,游玩好长岛傍晚回蓬莱。这样一来,我们好好的心情都因它而不美丽,甚至有了打包回蓬莱的冲动。
话归正题,说起长岛旅游,它有南北两条线路,要想一天玩完所有景点,那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貌似长岛的公交并不发达,景点又分散,打车或包车是最明智的择选。
由于不想被束缚,我们没有选择包车,长岛的出租行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加上强大的打车软件,不怕叫不到车。
我们的第一站是九丈崖。它是长岛久负盛名的景点之一,因崖壁高且险峻而得名。一踏入景区,我们就直奔它而去,只见它高高地矗立在海边,绵延几百米,由于千万年来风浪的侵蚀,石崖渐成了上凸下凹之势,壁面犬牙交错,石窟、石穴鳞次栉比,是众多水鸟栖息的乐园。
沿着石阶,我们且行且拍照。这儿有个状如皇冠的观景台,游人争相留念,可我觉得它除了形状奇特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毅然舍弃,继续前行。
“九叠石”孤立突兀地矗立在海边,据说是由九块风化石自然累叠而成。如若细数,估计它远非九块,不得不感慨大自然是最好的雕刻师。
我们一直下到崖底,与大海零距离接触。这儿的路很特别,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些海滩岩石常年被海水侵蚀冲刷,加上游人的踩踏,都变得光亮可鉴,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条可通可行的崖边小路。不过踩在这样的路上,还是要多担当点,不然有可能摔个嘴啃地,尤其是身处特殊时期的我,更要小心翼翼。
据资料介绍,九丈崖系距今8亿年前的石英岩与梭岩等形成的岩层,岩层中垂直节理裂隙发育,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石柱、石穴、石林、石礁等海蚀地貌奇观。一路上,知名的景致有仙人桥,仙姑洞,神斧等。
“仙姑洞”是一天然石洞,为海蚀形成,宽1米多,深20余米,听说洞内设有石桌、石床,上开两扇天窗,传说是何仙姑的寝室,我没有进去探个究竟。
“仙姑洞”过后,便要开始登崖,台阶倒是不多,可比较狭窄,游人都拥堵在这儿。在这里,晔同学把刚买不久的200多的墨镜掉进了大海里,自然肉疼得很。哎,这天真是状况多呀,好在都无伤大雅,平安就好。
崖顶的灯塔也是吸引游客拍照留念的对象之一,个人觉得它只是海上航行的主要标志,并不稀奇。
在灯塔不远处有个褐色的石柱,这个不起眼的石柱据说是“珍珠门遗址”的标志性装饰“鸟形图腾”柱,来头可真不小,恕我孤陋寡闻了。到现在我才知道这儿原是一处商、周时期典型的祭祀遗址,其文化内涵不同于商周时期的中原文化,是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历史文化遗存,被称为“珍珠门文化”。可谓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可当时,我们着实没把它放在眼里。
吃过午饭,我们奔赴下一景点——月牙湾。它因海湾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离九丈崖景区大约十多分钟的车程。
月牙湾公园有三个特色景观:月牙长滩、球石、海豹苑。
漫步在月牙湾滩边,你会诧异这儿的海滩不是细软的沙子,而是由晶莹如珠的鹅卵石构成,色彩斑斓,造型不一,像是走进了一个珠光宝气的玉石世界。这儿的鹅卵石有个好听的名字——球石,它是由于地壳运动地表隆起后造成附近山峦的岩石脱落,石块置身于弧形的海滩,经过海浪无休止的冲刷磨砺而逐渐变圆形成球石。因石英岩中夹杂了铁、锰、锌等杂质,因而呈现出各种颜色。月牙湾可以算是我国独一无二的砾石滩了。
这么美丽的球石自然引起晔同学的兴致,看到那么多游客在捡拾球石,装入小瓶,他也加入行列,可当看到景区禁止拾捡的标志后,又自觉地把它们倒回海滩。美丽的东西永远属于大自然,晔同学好样的。
其实,赤足漫步于这样的海滩,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脚底凹凸不平的球石会磨得你尖叫连连,算是免费为你做了一次足底按摩。
月牙湾公园旁还有一个海豹苑,下午3、5点才有海豹表演,来得不凑巧,只能遗憾错过。
望夫礁景区本也是一个出镜率较高的景点,可不知是由于在这里探测到某种稀有矿产,还是政府与地方协商不一致的原因,总而言之现在景区是大门紧闭的,听说还只是刚刚关闭一个来星期,真是来得不凑巧呀。不过在前往林海公园的路上,还是能看到景区标志性礁石,它形状极像一位妇女头戴围巾,怀抱婴儿迎风而立,在翘首等待丈夫归来。这就是著名的“望夫礁”。
我们要去的林海公园属于长岛旅游南线,游人稀少,非常适合发呆。比起九丈崖、月牙湾,我更喜欢这儿的幽静。这儿山峦起伏,千亩松涛,百鸟栖息,浪绿波翠,因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而闻名,有“森林氧吧”之称。
林海公园有环山、环海两条游览路线。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拥海入怀,自然走的是环海路。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海以及一弯月牙形的海滩。
走在细软的由卵石铺成的海滩上,海水温柔地吻着我们的脚裸,心情自然豁然开朗,之前所以的不愉快都被海风吹得烟消云散了。晔爸和晔同学情不自禁地拾起几块鹅卵石,玩起了打水漂的游戏,童年又重临我们的心头。
沿着沙滩闲庭漫步,尽南处便是著名的黄、渤海分界线——长山尾。长山尾由珠矶卵石堆积而成,由阔面尖,弯曲飘逸,形似“马尾”。令人称奇的是长山尾竟将一碧海分为两个世界,一渤一黄,泾渭分明,一脚踩在这儿,体味着一脚踏两海的豪情,不禁让人感慨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儿有不少的弄潮儿,当他们提着满满一箩筐的海鲜贝壳往回走时,我们竟意外地收获了两枚海星,那是他们馈赠于我们的,自然我们就把它们当作宝贝,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珍贵的照片。
等我们玩够了,歇足了,就慢慢地沿着海边栈道往山顶攀登。迎接我们的是“369级海天梯”,这个考验可真够呛。所谓“海天梯”就是从海边汗潮痕处拾级369级道台阶至崖顶。3、6、9有凡事一帆风顺的寓意,攀登“海天梯”,既是何勇的锻炼,又是吉祥相伴,即使是身处特殊时期的我,也要一登到顶。
一路上,我慢悠悠地晃荡,陡峭处还得靠晔爸拉一把,总算是顺利到达黄渤海分界碑处。它高9.7米,于1997年7月1日竣工,以纪念香港回归之意。界碑的主题为双体的白玉龙,双龙间镶着两条铜链紧结连环,显示了黄渤二海相互交融。界碑之下,有由珠玑卵石铺砌的21级台阶,它象征着长岛人民步入21世纪的豪迈与自信。
站在山顶,你还可以看见数座现代化风车迤逦于另一峰峦上。据资料介绍,每座风车高达40多米,单翼长15米,翼展达30米,俨然成为林海公园的另一景。
我们的运气不错,正好有一位刚送完游客的司机肯答应送我们一程,免了我们找车的麻烦。当我们坐上开往蓬莱的游轮,时间还只有4点多。看来一天游玩长岛3个主要景区,也并不匆忙。这样随心所欲的行走,最是惬意。
晚饭是美团里找的一家海鲜馆,就在我们前一晚住的酒店旁。168套餐真心不错,有3个海参,3个鲍鱼,还有一大盘的海鲜拼盘,吃得好过瘾。期间,还免费观看了一场城管与商贩的“战斗片”,像这样一来就把店家的烧烤炉踢翻,碗盘打碎,之后又无声无息地撤退的野蛮执法,现实生活中还真的存在呀,算是长见识了。看不一样的风景,见不同的人情事故,也许这就是旅游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