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导图画作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周唯《绿豆芽观察日记》(十一)

(2023-10-06 21:31:46)
标签:

文化

【思维导图画作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周唯《绿豆芽观察日记》(十一)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

   【思维导图画作文】 我的绿豆芽观察日记(十一)

 

 

    写日记应该注意的四点:

(1)日记是每天生活的真实记录,所以内容要具体。

(2)日记一般以第一人称来写,要写自己的事,即使写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看到或听说的,以自己的口吻写出来。

(3)日记要有重点,内容要真实。

(4)注意格式:在第一行依次写上日期(年、月、日、星期)和天气,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01

我喜欢把学生在创意作文课上写的习作整理出来,做成展览。

02

让孩子和家长们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为以后的学习积累资料。

03

家长们把小作者的照片整理出来,和作文一起展示,见证成长的足迹。

 

 

孩子学会写作,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最欣慰的。我们期待着小作者们有更大的进步!

     亲爱的孩子,我遇见你的时候,风在耳畔轻唱,天空格外晴朗,每一寸的光阴里都含着墨香。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感恩今天的遇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希望我的学生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成为我的好弟子!

 

  

                观察日记

雷锋小学四年级 周唯

           9月29日    星期五     天气 

       国庆假期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很特殊的作业——发豆芽。

      今天我精心挑选了一大把绿豆和一块纱布,一个盒子,我首先给它们冲洗干净,然后把绿豆放到“浴盆"里泡个澡。

       经过十二个小时的浸泡,这些绿豆们变成了一个个小婴儿,长得胖嘟嘟的,十分可爱。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小宝宝们放到温暖的盒子里,盖上纱布等待它们一点儿一点儿的变化。

                                  10月2日  星期一    天气 

       每隔十二个小时,我都会为它们浇一次水,过了三天,就在我刚想浇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绿豆宝宝们竟然长出了一个个"小脑袋”。

      每个“小脑袋”上都戴着一顶棕色的“帽子”。这些绿豆宝宝们伸长脖子,正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可爱极了。我想这些小豆芽们一定对这个新世界充满了好奇。

                               10月5日   星期四 天气 

           又过了三天,我兴致勃勃地冲进厨房,发现绿豆已经把纱布顶起来了,揭开纱布一看,它们如雨后春笋般齐刷刷地向上冒。仿佛伸出了小手,挥舞着庆祝它们长大了。

        短短几天时间,绿豆从一个个小不点儿变成了挺拔的豆芽菜,可真神奇。

       通过这次发豆芽,我明白了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我喜欢在文字中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乐趣,用笔分享善良,用情感感悟世事。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发表在我的公众平台,欢迎赏读关注。愿我们的文字能治愈你的心灵,但愿日子清净,抬头遇见的满是柔情。   

     孩子们,拿起笔来,我们开始创作吧!欢迎投稿!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来激励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思维导图写作文,是一门新课程,学生很感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的感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习的开心,老师教得舒心。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来激励和培养他们的写作的兴趣!

 

精彩回顾,点击浏览:

原创【我们的创意作文——观察日记】柿子苗成长日记(一)

原创【我们的创意作文——观察日记】小绿豆成长日记(二)

原创【思维导图画作文】小金鱼成长日记(三)

原创【思维导图画作文】镜泊湖地质公园观察日记(四)

【我们的校内外生活:幸福的种子】观察日记(五)

原创【思维导图画作文】 树叶画观察日记(六)

【思维导图画作文】 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七)

【思维导图画作文】 四年级——我的仙人掌观察日记(八)

【思维导图画作文】 四年级——我的向日葵种植日记(九)

【思维导图“画”作文】四年级—— 我的绿豆芽观察日记(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