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古文教学要点------景物篇之三

(2021-02-03 16:20:31)
标签:

转载

         小古文教学要点------景物之三

6课(第81课)  

原文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田畯(jùn)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pèi)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明文精选·闲赏》

【注释】

首四时:(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首:第一个。苏万汇者:使万物恢复生机的。苏:苏醒。者:的。

气暖则襟韵舒:天气转暖使人们的胸怀和神情舒展。

日迟则烟气媚:太阳照射时间长了,原野上烟气蒸腾,十分好看。迟:长久。日迟:春天日渐渐长了。媚:妩媚,美丽。和:用声音来应和。竟:争着。开放。田畯:农官。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艳:色彩光泽鲜明好看。娱:快乐。

译文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使万物苏醒的,是春天。(春天)天气转暖使人们的胸怀和神情舒展,太阳照射时间长了,原野上烟气蒸腾,十分好看。百鸟用声音来相互应和着,千花也争着开放。田头之上,农官们悠闲地四处巡逻,游人们则结伴骑马赏春。风光如此美妙,游赏如此惬意,如此说来,还有比春天更美的季节吗?

【提示】

1、对对子

气暖//日迟。这两个词和天气有关。

田畯//游人。这两个词指不同的人。

举趾//联辔。这两个词在说人的动作。

南亩//东郊。这两个词讲的是地方,方位对。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风光满大地!让我们也来学着小古文的样子写一写眼中美丽的春天吧!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 ——-

例:红日高升则万物苏醒,细雨滋润则草木葱绿。群鸟歌唱,百花齐放。风光之美,数公园为最矣。

与家人共游乡间,见麦田青翠碧绿,若盖一大毯。阿公举趾于南亩;阿婆谈笑于西郊。游赏之娱,以乡间为最矣。

气暖则树木吐嫩芽,日迟则小鸟不回家。蜜蜂采蜜于花间,蚂蚁搬家于草丛,学子或三三五五嬉戏于操场。快乐生活,校园为最矣。

7课(第82课)  

原文       《夏》

  溽(rù)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冶(y)?须得/清泉万派,茂树千章,古洞含风,阴崖积雪,空中楼阁,四面青山,镜里亭台,两行画鶾,湘帘竹簟(diàn),藤枕石床:栩栩然,蝶欤(yú)周欤,吾/不得而知也。

——《明文精选·闲赏》

【注释】

溽(rù)暑:潮湿闷热,指盛夏的气候。跃冶:跃:跳。冶: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清泉万派,茂树千章”:许多流淌着清泉的小溪,一望无际的繁茂的大树。“万、千”不是指具体的数字,是指清泉和茂树的数量多。派:量词。指江河的支流。画鶾:布幔。簟(diàn):竹席。藤枕:用藤编织成的枕头。栩栩(x):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欤:表示感叹的语气。

【译文】

盛夏气候潮湿闷热蒸烤着人们,就像在大火炉里铸造宝剑一样,谁能跳得出呢?唉,让我闭上眼睛,我要到这样的地方去:汩汩清泉,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清凉无比;空穴来风,阴涯积雪,暑气全无;我在四面青山环抱处,搭一空中楼阁,我在粼粼如镜的湖面上,搭一亭子,盖上布幔,挂上竹帘铺上竹席,置一石床,枕着藤枕入睡。哎呀呀,太惬意,太惬意了!这莫不是真的?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不得而知,不得而知了。

【提示】

1、对对子

清泉万派//茂树千章。

古洞含风//阴崖积雪。洞、崖为地理,风、雪为天文。

空中楼阁,四面青山//镜里亭台,两行画鶾。

楼阁、亭台为宫室类。

湘帘竹簟//藤枕石床。

帘簟枕床都为器物类。

2、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8课(第83课)  

原文       《秋》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孤燕排云,寒虫泣露,良用凄切。可爱者:云剑长空,水澄远浦(p),一冷轮,皎皎碧落间,令人爽然。南楼清啸,东篱畅饮,亦幽人行乐时也。

  银蟾皎洁,玉露凄清,四顾人寰(huán),万里一碧。携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纵横,仰问嫦娥:“悔偷灵药否?”安得青銮(luán)一只跨之,凭虚远游,直八万顷琉璃中也。

——《明文精选·闲赏》

【注释】

瑟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瑟瑟:形容轻微的声音。萧萧:形容风声。寒虫:寒天的昆虫。多指蟋蟀。泣露:滴着露水。良用凄切:又作“良有凄切”,良,很;很是凄切。水澄远浦:澄:水很清。浦: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冷轮:冷月。皎皎:形容很白很亮。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啸: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幽人:幽隐之人。此处指有兴致的人银蟾:月亮。玉露:指秋露。南朝齐谢朓《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唐杜甫《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王大觉《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人寰:广大的地域。淋漓:形容畅快,痛快。彩毫:画笔;彩笔。亦指绚丽的文笔。唐温庭筠《塞寒行》:“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青銮: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琉璃:佛教认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经典中,都将“形神如琉璃”视为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东方琉璃世界系药师佛的净土,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简称。

译文

秋风萧瑟,落叶萧萧,大雁南飞,蟋蟀滴露,这大约是秋的凄冷的一面。但是,也来看看秋的这一面吧:天高云淡,水天一色。到了晚上,一轮冷月,皎皎然挂于澄澈的夜空,绝美。南楼清谈吟诗,东篱畅饮欢聚,也算是有兴致的人游玩的最佳时节。

月光皎洁,白露晶莹,在秋的夜晚,仰望天空,万里一碧。邀三两个好朋友,畅快淋漓地饮酒、吟诗作画,笑着仰望那轮明月:“嫦娥啊,看到我们如此洒脱快意你是否后悔吃了仙丹?”恍惚间,仿佛飞来一只青鸾,哈哈,乘上去,扶摇直上九天,遨游在那澄澈明净的天空。

【提示】

1、对对子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    孤燕排云//寒虫泣露

剑长空//水澄远浦    南楼清啸//东篱畅饮

银蟾皎洁//玉露凄清   四顾人寰//万里一碧

斗酒淋漓//彩毫纵横

自己对一下:

金风瑟瑟//秋雨潇潇    孤燕排云//池鱼戏水

南楼清啸//北岭赏枫    银蟾皎洁//金星闪烁

2、文中描写的事物。

自然景物:金风红叶、云水、银蟾玉露

动物:孤燕寒虫

人物活动:清啸畅饮、挥毫、冥想。

神话人物:嫦娥青銮

3、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嫦娥飞天《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嫦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译文:

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十日,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据说民间有好多人都曾经听到羿与嫦娥在月桂树下窃窃私语呢。

9课(第84课)  

原文       《冬》

/虽/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绿;狐裘貂帽,银烛留宾;在尾兔毫,彩笺(jin)觅句:亦/佳事也。至如/骏马/猎平原,孤舟/钓浅濑(lài):豪华寂寞,各自有致

——《明文精选·闲赏》

【注释】

六花:指雪花。空中飘落的雪,形状很多,多呈六角形,像花。琼瑶:比喻像白玉一样的雪。兽炭:用木炭夹着香料做成兽形的炭,亦泛指炭或炭火。蚁酒凝绿:新酿的酒。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即酒的泡沫),称为“绿蚁”。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动物的毛,代指毛笔彩笺:小幅彩色纸张,常供题咏或写信之用;也用来指诗笺或书信。这里指诗笺。濑:湍急的水。致:情趣,情致。

译文

冬天虽然酷寒逼人,但是白梅和青松,为冬季装点出几分春色。又有飞絮般的雪花飘落,满地晶莹似白玉一般。

这时候,你可以围着火红的炭火,喝着新酿的碧绿美酒;穿着暖和的皮毛衣帽,留好友一直畅饮到深夜;用秋冬兔子长毫毛制成的好笔,在彩色笺纸上构思诗词妙句,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能骑着骏马到平原上去冬猎,或者驾孤舟在浅滩急流处垂钓那就更有情趣。或动或静,或豪华,或寂寞,各有各的情致啊!

【提示】

1、对对子

 梅白//松青   狐裘//貂帽  豪华//寂寞

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绿

骏马猎平原//孤舟钓浅濑

2、课文结构

户外景物描写

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冬天除了“隆寒”,还另有一番风味。梅花傲然绽放,洁白无瑕,不需要任何修饰!松树临风挺立,翠绿葱郁的枝干,不需要任何点缀!漫天飞舞的雪花如柳絮般,铺满天空,飘飞连绵,如满地美玉一般,晶莹透亮,好看极了!

    屋内描写:

兽炭生红,蚁酒凝绿;狐裘貂帽,银烛留宾;在尾兔毫,彩笺觅句:亦佳事也。

炭火生起来了,红红火火。“兽炭”是用木炭夹着香料做成的,细细一闻,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呢!“蚁酒”可是刚刚酿制出来的新酒。酒面上点点泡沫,色泽碧绿 ,趁着“隆寒”,主人邀上了几位好友,生起了小火炉,热上了小酒,正在小酌几杯呢!喝到微酣时,主人还在挽留大家呢!趁着酒兴,有人将笔墨纸砚准备了上来;有人将心中情怀抒写了出来……喝酒赋诗,真是太有趣味了啊!

户外活动描写:

至如骏马猎平原,孤舟钓浅濑:豪华寂寞,各自有致。

在这“隆寒逼人”的时节,人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可以骑上一匹骏马,驰骋于雪原之上!可以划上一叶孤舟,垂钓于寒江之上!

这样,既有开心的享受,又有寂寞的独欢啊!或动或静,或豪华,或寂寞,各有各的情致啊!大家是不是发现冬天很有乐趣啊!想不想在这冬天游赏一番呢?

10课(第85课)  

原文       《雪》

   天公翦(jin)水,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léng)嶒(céng),深林窈(yo)窕( tio);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chà)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jin)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chng),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嵋千尺?

——《明文精选·闲赏》

注释   

天公:指自然界的主宰者,也指天。翦:同“剪”品:品评。洞窗掩映花明亮相互映衬,使洞窗的轮廓更加突出。崚嶒:形容山高。窈窕:宫室、山水幽深。浦: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骚人:诗人。蹇(jin):驽马,亦指驴。啸: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黛眉:指年轻女子。: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韵士:指风雅之士。鹤氅: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峨嵋:峨眉山。

【译文】

把水剪成雪花,在天地间飘落,静心感受,它有四种美:悄然落地,寂寂无声,这是静;轻轻沾衣,纤毫不染,这是洁;高下平均,不多不少,这是匀;明亮,茫茫一片相互映衬,洞窗的轮廓也更加突出。这是明。雪景,松树高大翠竹修长,老梅吐蕊片石映雪,怪石突兀,林茂幽深远看,苍茫的江面,寒气袅袅;近看,古老的堤岸,宁静的小桥。还有,山腰的古寺,幽深的小径。这一切,在这雪中,何其美哉!

老人披着蓑衣,寒江独钓,文人约三两好友骑着毛驴寻梅作诗。或者喝两杯小酒,话话家常,或者来了兴致,仰天长啸,吟诗作对。有人在雪地里寻景,亦有人在江面上漫游江上有一条小船,船头茶灶飘烟,座上轻盈女子,倒酒助兴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上鹤氅,穿上貂裘,园林里去赏雪,山水间去流连。这种风情,这种美丽,何必一定要到千尺高的峨眉山呢?

【提示】

1、对对子

景物相对

长松//修竹,老梅//片石

怪石崚嶒//深林窈窕 (联绵字相对)

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

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

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

人物活动相对

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

小酌清谈//高楼长啸

老僧对坐//韵士闲评

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喝茶对饮酒)

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

2、课文结构

(一)雪花有四种美:

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

(二) 雪景描写:

    山上、地上、江上、岸上

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嶒,深林窈窕;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

(三)人物活动描写

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

(三) 抒情结尾

如此景况,何必峨嵋千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