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汹涌--2009儿童团埃及游(3)

标签:
埃及红海潜水汹涌鲨鱼杂谈 |
这次我们选的Hurricane号,明显比以前在麻袋包的船要高一个等级。全长35米,铁船,更抗风浪。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hurricane-liveaboard.jpg
底层7个舱位,二层4个舱位。每个舱位都是分开的两张床,不是麻袋那种上下铺。每个房间都带独立的洗手间,热水淋浴。每个房间都有电视,DVD,小冰箱。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10.jpg
二层的4个舱位都在船头部分,船身是厨房和饭厅。厨房的门开在左舷,不在船舱内,只是有一个窗户递送食物到饭厅。饭厅摆放了1张大台放自助餐的食物,以及吃饭的3张长桌。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8.jpg
二层的饭厅之后就是潜水区(Dive Deck)。所有的潜水装备都放在这块,顶上有4个打气机,每个有两根打气管。里面两台打气机是空气,外面两台打气机是高氧。这儿有楼梯直通三层的露天休闲区。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5.jpg
而潜水区再往后下5层台阶就来到后甲板的准备区,这儿离水面只有20cm。这是上下水和上下橡皮艇的地方。后甲板有两个水槽是专门放水泡相机的。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2.jpg
三层的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酒吧休闲区,有32寸的液晶电视可以接电脑放片,饮水和软饮料全部免费无限量供应。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7.jpg
后部则是露天休闲区,门边的架子是专门用来给相机闪灯充电的。露天区的后面有两台吊车,远航的时候就吊起两艘橡皮艇。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6.jpg
从露天休闲区的楼梯可以直上顶棚去吹风,这儿还有一个大按摩浴缸。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3.jpg
28日登船后就跟潜导Samie和Orci确认行程。最终的行程跟email里面交流的还是有一些差别。他们之前email给我们的潜点安排是按照Marsa Alam出发的。而我们这次是从Hurghada出发,所以航线要长,没有时间在近岸的潜点安排夜潜了。当时觉得每天3潜好像是少了点。。。之后的经历,就让不少人彻底改变想法了。
潜导Samie是埃及人,长的有点像老帅哥乔治克鲁尼,已经在红海干了十年以上,在这条船上也工作了1年多了。女潜导Orci是匈牙利人,经常在红海不同的船之间换来换去,在这条船上做了3个月。
29日清晨,我们告别Hurghada驶向红海。我们下的第一个点是在离岸一个小时的一块暗礁Gato Abu Ramada做Check Dive。
在船的行驶途中,我们做了Briefing:不同于其他的地方,Samie要求带相机的人在第一潜都要带相机下水,这样才好调整中性。红海的含盐度比普通的海域高,配重比平常要多加2kg。为了减少难度,第一和第二潜都不用橡皮艇,直接从Hurricane船尾准备区跨步式入水,在水面调节好中性之后再下潜。第一潜Check Dive只用压缩空气,不用高氧。
我们去的南红海几乎每个潜点都不允许下锚,潜船都是靠预先固定好的锚绳停泊。水面平静,20米的深度清澈见底。

Samie和Orci各带一半的人下水。第一潜下去觉得前额的鼻窦疼痛,这好像是这一年多的老毛病了,长时间没潜水之后第一二天潜水就会有这个问题。
到了海底的沙地上,Samie让大家围成一圈,演示如何放象拔,整个红海行程要求每一对buddy至少有一个象拔。Check Dive要求只要有象拔的人在升水的时候都要放,确保能够成功放象拔。
向前游了没多远就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大鱼的影子,鲨鱼!鲨鱼!可游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放置在水下的鲨鱼雕像,一把刀插在鲨鱼的肚子上,提醒大家鲨鱼生态的危险状况。于是,有了老裘这张照片。

水下的软硬珊瑚都很多,小鱼也不少,只是没啥大东西。

第一潜上来数了数周围的船,至少10条。Samie解释这个地方离岸近,所以很多Day Trip的船在这儿,明天去到Brothers Island应该就没这么多船了。水下没啥看的,于是就看水上的。老裘带来的大白派上用场了。小明和PP轮流用大白400mm的射程扫射其他船在晒太阳浴的漂亮MM。
第一潜做5米3分钟停留的时候我觉得配重还是太重,所以第二潜就减了一公斤,结果第二潜下水就下不去,只能游回船加回减掉的1kg。
第二潜用上了高氧,但打气的速度太慢,搞到下午3pm才下水。对我来说这潜是个灾难。因为尝试了一下大宝新买的号称在水上平光水下近视的苍蝇眼睛Mask。结果下去之后,又是起雾又是进水,号称带的排水单向阀,一喷气排水,水花四溅到眼睛里。加上鼻窦继续疼,潜了10分钟就跟人打个招呼回船升水了。
第三潜我们移到旁边的一个岛下水。因为不舒服,我放弃了这潜,这是我整趟行程唯一放弃的一个潜。

其他人在潜水区做准备,我在休闲区远望周围的景色,蓝天无云,湛蓝清澈的海水。正当我在enjoy美景的时候突然发现怎么我们船附近的水下有个阴影?从清澈的海水隐约看看是有两个人在潜水啊,但怎么没有气泡呢?

等了十多分钟,开了一艘橡皮艇,两个人慢慢浮了上来。哇塞,装备惊人啊:两个人都是用密闭循环呼吸系统(怪不得没气泡),两边腋下一边夹一个瓶;一个人拿着单反,一个人拿着水下推进器。刚刚估计是在做减压停留呢。

第三潜上来说也没看到啥。看来不下也没什么遗憾,把精力留给明天的重头戏:兄弟岛。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hurricane-liveaboard.jpg
底层7个舱位,二层4个舱位。每个舱位都是分开的两张床,不是麻袋那种上下铺。每个房间都带独立的洗手间,热水淋浴。每个房间都有电视,DVD,小冰箱。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10.jpg
二层的4个舱位都在船头部分,船身是厨房和饭厅。厨房的门开在左舷,不在船舱内,只是有一个窗户递送食物到饭厅。饭厅摆放了1张大台放自助餐的食物,以及吃饭的3张长桌。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8.jpg
二层的饭厅之后就是潜水区(Dive Deck)。所有的潜水装备都放在这块,顶上有4个打气机,每个有两根打气管。里面两台打气机是空气,外面两台打气机是高氧。这儿有楼梯直通三层的露天休闲区。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5.jpg
而潜水区再往后下5层台阶就来到后甲板的准备区,这儿离水面只有20cm。这是上下水和上下橡皮艇的地方。后甲板有两个水槽是专门放水泡相机的。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2.jpg
三层的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酒吧休闲区,有32寸的液晶电视可以接电脑放片,饮水和软饮料全部免费无限量供应。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7.jpg
后部则是露天休闲区,门边的架子是专门用来给相机闪灯充电的。露天区的后面有两台吊车,远航的时候就吊起两艘橡皮艇。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6.jpg
从露天休闲区的楼梯可以直上顶棚去吹风,这儿还有一个大按摩浴缸。
http://www.tornadomarinefleet.com/pix/gallery/hurricane-3.jpg
28日登船后就跟潜导Samie和Orci确认行程。最终的行程跟email里面交流的还是有一些差别。他们之前email给我们的潜点安排是按照Marsa Alam出发的。而我们这次是从Hurghada出发,所以航线要长,没有时间在近岸的潜点安排夜潜了。当时觉得每天3潜好像是少了点。。。之后的经历,就让不少人彻底改变想法了。
潜导Samie是埃及人,长的有点像老帅哥乔治克鲁尼,已经在红海干了十年以上,在这条船上也工作了1年多了。女潜导Orci是匈牙利人,经常在红海不同的船之间换来换去,在这条船上做了3个月。
29日清晨,我们告别Hurghada驶向红海。我们下的第一个点是在离岸一个小时的一块暗礁Gato Abu Ramada做Check Dive。
在船的行驶途中,我们做了Briefing:不同于其他的地方,Samie要求带相机的人在第一潜都要带相机下水,这样才好调整中性。红海的含盐度比普通的海域高,配重比平常要多加2kg。为了减少难度,第一和第二潜都不用橡皮艇,直接从Hurricane船尾准备区跨步式入水,在水面调节好中性之后再下潜。第一潜Check Dive只用压缩空气,不用高氧。
我们去的南红海几乎每个潜点都不允许下锚,潜船都是靠预先固定好的锚绳停泊。水面平静,20米的深度清澈见底。

Samie和Orci各带一半的人下水。第一潜下去觉得前额的鼻窦疼痛,这好像是这一年多的老毛病了,长时间没潜水之后第一二天潜水就会有这个问题。
到了海底的沙地上,Samie让大家围成一圈,演示如何放象拔,整个红海行程要求每一对buddy至少有一个象拔。Check Dive要求只要有象拔的人在升水的时候都要放,确保能够成功放象拔。
向前游了没多远就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大鱼的影子,鲨鱼!鲨鱼!可游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放置在水下的鲨鱼雕像,一把刀插在鲨鱼的肚子上,提醒大家鲨鱼生态的危险状况。于是,有了老裘这张照片。

水下的软硬珊瑚都很多,小鱼也不少,只是没啥大东西。

第一潜上来数了数周围的船,至少10条。Samie解释这个地方离岸近,所以很多Day Trip的船在这儿,明天去到Brothers Island应该就没这么多船了。水下没啥看的,于是就看水上的。老裘带来的大白派上用场了。小明和PP轮流用大白400mm的射程扫射其他船在晒太阳浴的漂亮MM。
第一潜做5米3分钟停留的时候我觉得配重还是太重,所以第二潜就减了一公斤,结果第二潜下水就下不去,只能游回船加回减掉的1kg。
第二潜用上了高氧,但打气的速度太慢,搞到下午3pm才下水。对我来说这潜是个灾难。因为尝试了一下大宝新买的号称在水上平光水下近视的苍蝇眼睛Mask。结果下去之后,又是起雾又是进水,号称带的排水单向阀,一喷气排水,水花四溅到眼睛里。加上鼻窦继续疼,潜了10分钟就跟人打个招呼回船升水了。
第三潜我们移到旁边的一个岛下水。因为不舒服,我放弃了这潜,这是我整趟行程唯一放弃的一个潜。

其他人在潜水区做准备,我在休闲区远望周围的景色,蓝天无云,湛蓝清澈的海水。正当我在enjoy美景的时候突然发现怎么我们船附近的水下有个阴影?从清澈的海水隐约看看是有两个人在潜水啊,但怎么没有气泡呢?

等了十多分钟,开了一艘橡皮艇,两个人慢慢浮了上来。哇塞,装备惊人啊:两个人都是用密闭循环呼吸系统(怪不得没气泡),两边腋下一边夹一个瓶;一个人拿着单反,一个人拿着水下推进器。刚刚估计是在做减压停留呢。

第三潜上来说也没看到啥。看来不下也没什么遗憾,把精力留给明天的重头戏:兄弟岛。
前一篇:红海汹涌--2009儿童团埃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