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济宁的记忆之——济宁小吃“打锅贴”和“打缸贴”

(2014-11-25 00:00:00)
标签:

美食

锅贴

济宁

烧饼

店主

分类: 老济宁的记忆!

      在老济宁人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特别的小吃:锅贴和缸贴,至今仍让当地的老百姓依然难以忘怀。

    锅贴和缸贴是汉族食生活中煎烙的一种特色小吃品,它形状精巧,食之回味无穷,堪称济宁独有的特色小吃之一。

    制作锅贴是有讲究的,须用平底锅,略抹一层油,将锅贴整整齐齐地摆好,要一个挨一个,煎时应均匀地洒上一些水,最好用有小嘴的水壶洒水,以洒在锅贴缝隙处,使之渗入平锅底部为好。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后,再洒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钟,再洒水一次。此时可淋油少许。约五分钟后即可食用。用铁铲取出时,以五六个连在一起,底部呈金黄色,周边及上部稍软,热气腾腾,为最佳。食时,皮有脆有绵,馅亦烂亦酥,香气扑鼻,回味无穷。而缸贴却是用一个缸口粗细的缸锅制作,把做好的缸贴半成品摔打在缸内,盖上缸盖,下面用炭火烧烤,十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说起济宁的打锅贴和打缸贴,人们会问,为什么叫做打锅贴和打缸贴呢?这可能与制作缸贴的过程有关,在制作缸贴时,人们往往把制作好缸贴的半成品使劲的摔打在钢锅上,使之出来的缸贴硬朗,嚼劲十足。而缸贴和锅贴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一个是用缸,一个是用锅,一个是长溜状的,一个是椭圆形,它们全部都是用“全麦面粉”打制出来,不参加任何增白剂防腐剂,打制出来的面粉透漏出一股农家小院的淳朴而极具乡土气息的所带来的原始的味道,值得回味。

    最初“打缸贴”被称为“打满麻烧饼“。话说在济宁州,乾隆六次下江南,路过一个名叫龙行胡同的一个烧饼小摊,随之拿起一块,品尝起来,就问店主,此饼名叫什么,怎么制作的?店主答道,此饼名叫满麻烧饼,需在烤之前,摔打与钢锅上,,这全凭一个手劲~~~~~~~~~~,听完此话,乾隆脸色顿时大变,满麻烧饼岂不是言外之意说的就是骂皇家满人先祖的脸面是个麻子,还要打麻子,这不就是对先祖不敬吗?乾隆走后,其身边的一些官员,对着这名小店店主就是一顿好打,边打还边责骂店主还打不打了,店主面对着一顿突如其来的打骂,还没有来及想过来这是什么原因?只能委曲求全的把“打满麻烧饼”改为“打缸贴”。

    如今在济宁老城区内依然还有一些人士从事这项劳动生活,他们不只是仅仅为其家庭能够好好的生活,而更多是为了传递着当地地域的饮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