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怡耕者
怡耕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3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县黄蜡石

(2011-11-25 21:36: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作品
       在甘肃省南部的陇南市礼县,现今发现一定数量的黄蜡石,主要分布在燕子河流域。燕子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林区,山间小溪汇聚成河,水清如镜,当地土壤以暗棕壤、黑钙土为主,生态良好,四季分明,从而孕育了礼县黄蜡石清雅、剔透、润湿的质地特色。

黄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其中以潮州、台山、阳春、粤北各县、市为主要产地。广西的柳州、贺州、钟山、金秀等地所产蜡石质地也很不错。

黄蜡石又名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大者侧身于四大园林名石之列,但质地稍嫌粗涩:小者堪与印石之王田黄相颉颃,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是握游佳石。 黄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又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等而下之可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细蜡、粗蜡等,冻蜡可透光至石心。黄蜡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为石英。黄蜡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其表层为黄腊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则来自表面铁元素的氧化。黄蜡石是腊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石英石因地质变动破碎而滚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长期受酸性物质的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腊状釉彩。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发,滚入山溪中,经河水搬运而流入江河,经多年的溪水冲刷及沙砾摩擦,表面变得油光滑腻,又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产生多种色彩。黄蜡石以黄色为多见,其中以纯净的明黄为贵,另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

什么样的黄蜡石才是收藏佳品?业内人士介绍,一是主要看质、色、形。

质:黄蜡石的质地细腻程度、透光性及折射光线的柔和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高品质的黄蜡石质地细腻,通体蜡质感很强,用强光手电筒照射时,透光性好,对光线的折射柔和,肉眼看不到晶体颗粒。另外,黄蜡石用为收藏,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越好,一般来说胶蜡、冻蜡的玉化程度最好,晶蜡次之,粗蜡则基本和石头没有多大差别。

色:黄蜡石按颜色分的话,可以分为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以色重纯黄为贵,以色彩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说,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愈为上品。

形: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可用于雕刻,也可直接用作风景石,因此选择一个形状别致,且纹路细而具有独特风韵的黄蜡石,价值肯定不菲。此外还要看石上有无脏点、石筋、萝卜丝,有无裂纹缺口、有无死蜡等。

二是色泽乃以“黄”为贵。正如梁久图《谈石》中所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黄蜡石藏品的色彩以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人们在赏玩时,多以寓言吉祥的颜色为佳,如黄蜡寓之为财富、光明,红蜡寓吉利好运、鸿运当头。而色多者,缤纷多彩,则寓意荣华富贵。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为上品。

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象动物如:象鱼,象龟,象兔子,象松鼠;有的象网络;有的象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绡,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地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如再配上合适的架座,乃天赐佳品也。

      以下是部分礼县黄蜡石图片: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礼县黄蜡石 - 墒凭犁 - 墒凭犁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海梁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