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益民
白益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271
  • 关注人气:18,6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动心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0-04-20 11:52:51)
标签:

中国新能源

业务机会

成品

中国市场

财经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发活跃,日本厂商应通过提供技术及核心部件找到出路

编辑:王维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推动该市场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中国政府提出了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车及电动汽车)等方面争做全球汽车产业领头羊的目标。为此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相关研究开发的“国家863计划”,以及促进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十城千辆”等政策。

  与政府积极出台政策相呼应,汽车企业十分活跃。外资成品车厂商不断开发出高品质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虎视眈眈地等待机会投放中国市场。其中,日本成品车厂商中,丰田打算凭借HEV、日产打算凭借EV占领中国市场。

  但是,要在中国市场全面开展业务,日系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努力降低成本、实现部件及材料的稳定采购来适应中国市场,就无法轻易保持并提高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资本的成品车厂商也在不断积累技术,等待机会向市场投放车辆。另外,还出现了多家从电动三轮车及农机企业发展而来、生产超低价位小型EV的厂商。这些企业将通过积累技术不断提高品质,部分企业还有望实现从超低价位车辆到中等价位车辆的转型。

  中国国内资本成品车厂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量产技术及车辆整体技术的相关知识。这对日系成品车厂商及供应商来说,就意味着存在提供技术支持及技术维护服务(Engineering Service),以及供应高技术核心模块(Core Module)的业务机会。

  下面把目光转向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领域的核心部件。

  首先,中国国内的驱动用电池厂商已经与中国国内资本成品车厂商建立了供求关系。但很多企业尚且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面临量产时品质难以稳定的问题。另外,中国本土的部材和材料供应商虽在资源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品质方面还不成熟。

  关于中国国内的驱动马达厂商,由于稀土是构成永久磁铁型同步马达的材料,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Rare Earth)资源国,因此驱动马达的技术发展很快,与其他核心部件相比,品质及国产化比例都很高。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逆变器厂商也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与驱动用电池相同,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量产。目前,大多数需要较高技术实力才能生产的主要构成部件都是从海外企业采购而来的。

  这种情况下,在欧美的主要供应商中出现了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实施大规模先行投资的企业。比如,德国博世(Bosch)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已经为增强再生能源及车辆电动化相关技术的开发能力,进行了超过200亿日元的先行投资。

  根据中国的现状可知,日本成品车厂商及供应商的业务机会可大致分为,“提供生产技术支持及技术维护服务”,以及“供应需要较高技术的核心模块及高品质部材与材料”。

  这种情况下,为了投放适合中国市场的低价位产品并实现材料的稳定采购,日本厂商应该与当地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那么,日本成品车厂商及供应商应该先从什么开始着手?首先,为了准确定位中国市场的业务机会,当务之急是根据动向分析及未来预测结果,讨论并制定基于公司内部经营资源的业务计划。在急剧变化的中国市场中,如果抱着“观察其他竞争对手的动向之后”或者“等到成品车厂商提出要求之后”再做决定的被动心态,错过业务机会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日经BP社 特约撰稿人:周磊,日本德勤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