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捆绑中国钢企 筹谋突围尚需新思维
(2010-04-20 10:18:43)
标签:
财经铁矿石三高中国钢企兰格 |
分类: 【白益民说】—媒体发表 |
三高”捆绑中国钢企 筹谋突围尚需新思维
编辑:王维
在长协价崩溃和季度价格已经明朗的情况下如何消释“三高”所带来的钢市风险并使国内钢企渐入健康发展之路这都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中国钢铁业的变局正在悄然而止。
“中国需求”喊涨“三高”
“中国需求”一路飙升。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3月我国铁矿石进口5901万吨高出上个月963万吨同比增长13.3%。一季度累计进口已经达到1.55亿吨同比增加18%;累计进口金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加42.4%双双创出新高。
全国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继续呈现大幅上涨局面也被认为是“中国需求”的重要原因。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2010年第15周(4.5-4.9)国内钢材市场的全国平均价格(长材和板材)为5626元/吨比上周钢材平均价格涨154元较2010年3月底上涨158元/吨。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继续维持上涨态势在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市场商家对后市信心继续增强等多方合力推动下国内钢材价格将继续上涨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告诉本报记者。
钢厂迫于成本预期大幅上涨的压力和对于后期市场普遍看好继续大幅上调出厂价格。
4月中旬武钢出台了5月份钢铁产品销售价格政策这是武钢今年来连续四次上调价格。
针对国内钢企抓紧上调钢材出厂价格这种情况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钢材涨幅后期调价动力仍在但国内钢企恐难通过提价钢材产品价格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2010年一季度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高涨而下游需求也是助长钢材需求的重要诱因。
在高钢价,高矿价之外钢材的高位库存也让人为中国钢企捏了一把汗。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2010年4月9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738.07万吨全国钢材社会库存依然在高位使得市场去库存化压力依旧较大。
长协之死前后
2010年铁矿石谈判还在焦灼进行。
而年度长协机制的存废一直是铁矿石谈判的重心备受人们关注。
3月30日和4月1日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分别披露了各自的铁矿石谈判进展单方面宣布废除“长协”。
早在3月27日日本媒体报道称淡水河谷称已和大多数客户达成了价格协议基于短期市场参数和价格变化按季度定价。
必和必拓则在公告中称已和亚洲相当多的客户达成协议从年度定价转为更为短期的,以到岸价计价的协议。
而当时的力拓并没有准确表态只是说“力拓比较青睐季度定价”。
面对“城下之盟”中钢协绝地反击短短几天频频出牌力求在铁矿石谈判中增加中方的谈判筹码其主意在于挽救年度长协机制。
4月2日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在北京紧急召集铁矿石贸易商举行闭门会议拉开了“整肃”铁矿石进口市场的序幕。
这次会议上“中钢协号召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抵制其垄断行为。”
随后力拓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基于季度定价模式与客户进行铁矿石合同谈判。
至此三大矿山已就定价“长协改短约”达成一致虽然2010年铁矿石谈判还在焦灼的进行中钢协称仍在谈判但是长协崩溃已无悬念。
在此情况下国内钢企虽尚未与三大矿山达成协议但随着国内对钢材的刚性需求以及三大矿山持续惜售囤货的情况下国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已不可避免。
市场的归市场“凯撒的归凯撒”
长协崩溃或将改变中国钢铁业既有的利益格局而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为重要分析人士普遍指出。
在中国联合钢铁网级首席分析师马忠普看来年度长协定价机制的转变也是市场化的内在要求“年度长协定价机制肯定对中国有利但季度价格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全球铁矿石供需关系随之发生逆转。”
随着铁矿石向现货定价过渡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可以对冲铁矿石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专业人士指出。
中国钢铁企业除了在集中度不够等方面需要改进外还要重视铁矿石的“金融属性”等市场化手段我的钢铁网钢铁分析师曾节胜指出。
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告诉本报记者中国钢企此时最应该向日本学习的是其“财团体制”其核心企业——“综合商社模式”本身在贸易,投资,金融,人才,情报和物流发挥着综合机能的特殊作用从而构筑了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钢企需要用新的思路应对新的挑战我的钢铁网总监徐向春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关键是要把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起来摈弃冷战思维切实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马忠普坦言。 2010年04月16日
20时08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