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公司到三井帝国 - [经典story]
(2009-06-09 20:53:46)
标签:
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商权日本文化 |
分类: 【三井帝国】 |
从贸易公司到三井帝国 - [经典story]
读《三井帝国在行动》之后,常常为日本各种社团而迷惑,其面纱透背后藏着神秘的力量。在《三井帝国在行动》的书里,不仅解说着一个社团如何的强大,也可以看到这个社团是如何从一个贸易公司发展到一个商业帝国的。
2005年,三井物产的排名是148位——表面上大幅下降,但是实际上其已经将很多重要的部门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产业公司。“世界500强”是按照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来计算的,因此商社的大量资产都不再计到其营业收入的名下。
而三井物产作为三井财团的母体已经培育出众多的世界级的企业,包括丰田、东芝、索尼、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等等。在日本,三井物产被认为是“产业组织者”,并且是日本资源战略的优秀执行者,为日本的产业结构转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事实上,可以看到综合商社和“财团”制度密切相关。
日本有六大财团,即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这些财团与银行、制造企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各大成员企业间形成松散的联合体。这六大财团部分的前身是四大财阀——安田、三井、住友、三菱,亦不乏战后新兴者。
财团有三股力量,综合商社、主办银行以及大型制造企业,金融机构为财团成员发展提供资金。而综合商社这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日本的综合商社的基本定位是提供交易服务,为出口商开发海外市场,为进口商提供最有效的商业动态、市场行情等信息,监督贸易双方的商业信用,帮助筹措资金或安排贸易,甚至提供全球范围的运输服务。
虽然发端于贸易公司,但综合商社却远非贸易公司如此简单,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家金融公司。综合商社历来就有“第二银行”之称。综合商社以商社金融为契机,参与采购原材料、生产、销售、贸易等相关企业的诸多经营层面。并且,综合商社从战略角度考虑促进相关企业集团不断加盟,从而确保“商权”。
所谓的“商权”,包括长期的市场渠道、长期的供应链、长期的融资渠道等等。在这种商业认知中,市场占有率是第一位,利润则是第二位。因为只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才能稳定整个体系。
由于综合商社掌握了众多的资讯、强大的情报能力,成为了财团体系中的“大脑”。最终,这些综合商社成为了日本经济的总参谋部,日本国家经济战略的制定者。日本政府对世界经济事务的认识和研究,几乎完全依赖于财团的研究机构。
1973年,韩国政府邀请伊藤忠商事社长濑岛龙三为韩国经济出谋划策,后者提供的对策就是设立综合商社。两年后,韩国第一家综合商社——三星物产成立。
有研究者认为,日韩这种以综合商社和大型银行为核心的财团体制的特点在于,组织关系稳定,是有利于培育出技术革新和产品市场化的温床。
让我们以三井物产为例,看看商社的几个特征:经营商品种类极多,几乎涉及所有产业;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原则,发展规模经济;广泛的贸易活动,拥有子公司1100多家,在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有事务所89个;具有信息、资源开发、贸易、金融、协调组织和服务等功能。
三井物产对于生产企业的指导,主要以投融资的形式,深入生产企业的生产环节渗透,控制商品和市场环节,提高整个体系内各企业的运行效率。(2009-05-24
来源:
http://nowlive.blogbus.com/logs/3989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