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好消息:中国的粮食安全将由日本财团来保障
——
丸红与中储粮合作收购谷物
编辑:王维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中储粮库占国家粮食总储量三分之二,保证国内各大城市的粮食供应
正文:
【共同社4月12日电】日本综合商社丸红公司12日透露称,已与中国政府为管理粮食储备而设立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达成全面合作。丸红将面向中国从海外采购粮食,并与中方一同对生产国港湾等物流设施进行投资。这是中国首次在粮食储备上同外企进行合作。
丸红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销路,增强与生产国及生产企业的谈判优势,并有助于向日本稳定供应粮食。
中方公司此前主要以国内采购为主,但随着经济增长令粮食需求急剧上升,现在已有必要加强从海外采购,因此希望利用丸红的全球供应网来确保粮食的稳定。
丸红将接受该公司的研修生,指导有关粮食贸易的技术知识,推进人材交流。此外还计划在中国国内设立粮食交易的合资公司。
背景资料1:
丸红商事(简称:丸红)与三井物产分别是富士财团和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在很多领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日产汽车、日立、佳能属于富士财团,而丰田汽车、东芝、索尼属于三井财团,也经常可以看到富士财团和三井财团在汽车产业等装备制造领域展开争夺。然而,他们之间在对外竞争中也经常通过"经团联"和"日本商会"的组织进行统一协调与合作。矶贝真理是丸红专务董事、中国总代表,是现任在华"日本商会"的会长,他的前任是三井物产中国总代表副岛利宏。(摘自:《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白益民著)
背景资料2:
《法制日报》所属的《法制与新闻》月刊2001年12月号披露了该起重大泄露国家机密案件的部分案情,据报道,该案涉及诸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原电力部副部长查克明、7个厅局级、数个处级干部。检察院为此立案11起,目前已审结6起。内部人士称,此案的规模之大、级别之高,实属罕见。
1985年,我国对北仑港电厂项目向国内外招标,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等几家公司参与竞标。当时,丸红公司投标图纸上的某些数据并不符合招标书的要求。为了能顺利中标,丸红公司找到了这个项目的招标业主——浙江省电力局的副局长方复明,希望他能为公司推荐一个代理公司,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由于都是电力系统的老人儿,方复明和刘连城、吴守仁的关系很熟。于是,他把刘连城和吴守仁推荐给了丸红公司。不久,丸红公司大张旗鼓地宴请了三人。有方复明在一旁敲边鼓,刘连城和吴守仁当然明白丸红公司的意图,“既然大家关系都不错,面子还是要给的,更何况也不白干。反正洋人的钱不拿白不拿。”刘连城和吴守仁等人一拍即合。项目中的几个关键人物都已被买断,丸红公司的竞标一路绿灯。最终,丸红公司成功取得了北仑港项目的承揽权。
2000年4月29日,检察院以吴守仁涉嫌受贿罪将其逮捕。他的被捕,在电力系统产生了异常的反响。2000年5月16日,当侦查员找到刘连城的时候,时年已经72岁的刘连城,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所有问题。在说到所收钱款应是什么性质的时候,刘连城做了一番可笑的阐述:“我们的身份是不能做代理、顾问的,所以这笔钱既不能叫代理费,也不能叫顾问费。否则不是吃里扒外了吗?”不知道按照他的逻辑,他们现在的行为算不算是吃里扒外!
对方复明的审讯并不顺利,仗着自己是美籍华人的身份,方复明的态度异常强硬。侦查员抓住他的心理,与他展开了一番智力比拼。几个回合之后,方复明老实了许多,开始交代自己的问题。从他的交代中,侦查员注意到另外一个人——永濑国男。2000年9月25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行贿罪对永濑国男立案侦查,同日刑事拘留,10月8日将其逮捕。
说起来,永濑国男和中国还颇有渊源。1938年,永濑国男在日本出生。还不到7个月,他的亲生父母为了躲债,将他交给了邻居——旅日华侨潘某收养。在潘某的悉心照料下,永濑国男一路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1963年受中国外交部的聘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系任讲师、副教授,断断续续直到1979年11月回到日本。由于其在中国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1986年,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聘请其为部长、特别顾问等职务,主要负责在中国的大型投标项目。从此,永濑国男在中国开始了他的“攻垒”计划。第一个被击中的就是原电力部副部长——查克明。
据永濑国男交代,1987年左右,在山东邹县火电厂二期扩建项目中,三井为某公司做代理,结果未中标。为此,三井拜访了时任山东电力局局长查克明。当时,查克明就对三井的人说,“以后再有项目就要先和我谈,什么投标不投标的。”(据说,这句话后来成了日本商社中流行的查克明语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三井哪有不明白的道理。此后没多久,查克明就调到电力部任主管基建的副部长。于是,三井公司决定一定要搞好和这位铁腕人物的关系。
1997年上半年,三井公司参与了浙江嘉兴火电厂二期项目的投标。为谋求查克明的支持,永濑国男给查克明送去了1万美元。查克明照单全收。下半年,嘉兴项目正处于上报国务院的审批阶段,由于日本银行的贷款利率高于德国在山东聊城项目上贷款的利率,查克明不太满意,希望日本方面能够降低一些利率。听到这个消息后,三井公司非常着急,马上安排对策——由永濑国男再给查克明送一些美元。
结果,2万美元堵住了查克明的嘴,他再也没提降低利率的事。三井公司暗自庆幸,美元送得及时。于是趁热打铁,在一次盛宴之后,永濑国男又悄悄地递给了查克明一个内装3万美元的信封。得意忘形的查克明将招标工作中的要求以及三井公司在此次招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底牌全都告诉了永濑国男,并且许诺:“耐心等着吧,会批下来的。”1998年1月8日,查克明同意并签署了上报国家计委的有关文件。五六个月后,嘉兴项目被批了下来,三井公司成了嘉兴项目的总承包商。
1998年8月,我国开始运作嘉兴项目的融资事项,时任国家电力公司国际合作局局长谭艾幸(正局级)是这一事项的负责人。此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可以说是声名远播。由于我国的几次大型项目融资都是他一手操办,因此级别虽然不高,但却属于重量级的国际知名人士。这次,“三井”把攻垒的重点又放在了谭艾幸身上。“如果能得到此人的支持,三井公司的融资几乎就不是问题。”
当时,与三井一同竞标的还有英国、法国的公司等,中方是浙江省电力公司。用谭艾幸的话说,从技术角度讲,这几家旗鼓相当。可谭却对三井公司“青睐有加”。谭向永濑国男透露了内部消息,并出主意:第一,要加大三井公司在中国的分包力度;第二,降低造价;第三,融资利率不能超过6.3(这个数字是我国内部掌握的谈判界限。由于被泄露,使得最终成交的利率高居不下,国家遭受了巨额损失)。作为交换,永濑国男给了谭1万美元。
融资工作一开始,永濑国男再次找到谭,希望谭能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做日本政府和通产省银行的工作。由于上次“合作”愉快,这次谭艾幸也“勉为其难”的欣然从命。1998年8月18日,应三井公司的邀请,由浙江省电力局副局长韦国忠任团长,谭为顾问,连同其他部门的人员一起赴日,访问了日本樱花银行等,商谈关于浙江省嘉兴二期项目的融资问题,并提出了融资方案。
当事情办得差不多的时候,永濑国男不失时机地将一个装有2.5万美元的信封交给了谭。为了怕谭嫌少,8月22日谭先期回国的时候,永濑国男在机场又给了谭1万美元。(摘自:环球视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