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精神》——可怕的秩序,可怕的日本人!

(2009-03-28 19:25:08)
标签:

丸红公司

日本人

日立公司

秩序

小朋友

军事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日本精神》——可怕的秩序,可怕的日本人! 

     编辑:王维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http://www.ce.cn/books/main/hot/200702/01/W020070201559707565621.jpg

      新华出版社  作者:李建权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不仅对东亚,而且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双方的友好往来及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彼此的相互深入了解。了解和学习日本精神,在甲午战后就为中国人所重视,这方面的作品层出不穷。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日本精神,恐怕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李建权先生从事日本研究多年,积累了对日本较为深刻的理解。他的这本力作,避开纷繁复杂的理论阐释,从细节、故事着手,为我们了解日本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虽没有长篇大论,览之却不时有令人拍案击掌之处,给人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透过这些小故事和小细节,我们也许能更好地把握日本精神的实质。
     本书不寻求对日本精神进行完整的概括和分析,只希望通过一系列最有日本特色的小故事、小细节,让读者窥视到日本精神的闪亮点,虽不免挂一漏万,但也许不失为表达日本精神的一种可取方式。目录

推荐序
前言:比较、改变、超越
第一辑 信仰力
 第一节 火车上的空座位
 第二节 这是你父亲的首级吗?
 第三节 走向死神的行动
 第四节 世界上最执着的求职者
 第五节 工作是 第一位的,怎么能因为生孩子耽误工作呢?
 第六节 大狼失策
 第七节 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第二辑 集团主义
 第一节 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民族最单一的国家之一
 第二节 天皇是“胜过个师团的战斗力量”
 第三节 老师,你的发音错了!
 第四节 大概是总公司不相信我的报告吧
 第五节 门应该去适应门槛门框
 第六节 明征君子朱子墓
第三辑 耻感文化
 第一节 这个不知耻的
 第二节 与其死在无名之辈手里,莫若我亲手结果了你的性命
 第三节 敌人现已在我股掌之间
 第四节 如何定义“凶器”又是一个新问题了
 第五节 微笑的老武士
第四辑 “小”日本
 第一节 三万里种缩于寸尺
 第二节 那一朵花,顿时彻底打败了一世豪雄丰臣秀吉
 第三节 人小鬼大的桃太郎
 第四节 真正的准时是提前分钟
 第五节 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失败?
 第六节 中国人发现了新油田!
 第七节 生命诚可贵,洗澡价更高
第五辑 和之魂
 第一节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
 第二节 靠的是装糊涂
 第三节 就这么一张机票让我去?
 第四节 日本人的“远虑”
 第五节 罢工就是为了羞辱工厂主
 第六节 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词语
第六辑 凄美樱花 
 第一节 鞘无真情,哀啊!
 第二节 欲问大和魂何在?且看野樱向阳开
 第三节 你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第四节 “有希子现象”
 第五节 只有剖腹自杀才是真正的自杀
 第六节 被吓晕的法国人
 第七节 日本沉没?
第七辑 百衲衣
 第一节 全部是汉字呀!
 第二节 清国完了!
 第三节 日本“勇士”很多
 第四节 武士的刀法大都是走直线
 第五节  第*个人终于把学校建成了
 第六节 日本的恩人——佩里
 第七节 先投降,再开始游击活动
第八辑 软体动物
 第一节 “作为一个国家,它从来言行不一”
 第二节 桥本龙太郎要下台了
 第三节 日本像一个软体动物
 第四节 日本还没准备好
 第五节 “我想得豁出命来”
 第六节 “不要命”与“要人命”
 第七节 无赖!无赖!

可怕的秩序,可怕的日本人! 

    一位北京学者在日本经历了一次堵车,让这位学者终身难忘。虽然北京的堵车之严重已经让人“触目惊心”了,但见到日本那次堵车的情形,这位学者还是震惊了:从伊豆半岛到东京的路上,几万辆车一辆挨一辆排了一百多公里。那场景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

  那个时间段,几乎所有的车都是回东京的,在道路右侧堵成一条长龙。左侧空出一条“无车道”,谁要是开到左侧,可以一溜烟直奔东京。可在漫长的等待中,就是没有一辆车插到空荡荡的“无车道”超行,一百多公里的塞车路上,不见一名交通警察维持秩序。

  在近十个小时的时间里,车流一步一步地挪,一尺一尺地挪,静悄悄,不闻一声鸣笛。“他们自己竟把这绵延一百多公里的车龙化解了!如此坚忍、守秩序、万众一心的民族,真是可敬又可怕!”

  这位学者不禁慨叹:可怕的秩序,可怕的日本人!

  不能使用公家的传真机办私人的事情

  一个中国人在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 留学,每天都去实验室。实验室有一个日本助手,因为不熟悉业务,他经常向这个中国留学生请教,这样,他们的关系慢慢密切起来。一次,这位中国人因为有急事想用一下传真机,当向这个日本助手提出要求时,被他坚决拒绝了。那位日本助手对他说“公私要分明,不能使用公家的传真机办私人的事情。”

  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

  1976年10月6日,日本日立公司位于武藏的工厂的一名员工田中秀幸在下班前15分钟接到加班通知。公司要求他加班5个小时。但他已经提前约好朋友,准备晚上一起见面。因此,他拒绝了公司的加班要求。

  第二天,田中回到公司后,他这一天加班到晚上9点,完成了前一天公司布置的工作。尽管如此,公司还是认为田中有错,要求他承认错误。田中认为,自己有紧急情况,而且第二天完成了要求的工作,因而自己没有错。但公司坚持认为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迫使他改变态度。双方互不让步,于是僵持起来。

  10月30日,公司以田中不悔过为由解雇了田中。

  田中于是向法院起诉公司。1978年,一审判决出来,判决田中胜诉。日立公司提出上诉,二审结果于1986年判决,认为公司解雇田中是合法的。田中认为这对所有劳动者不公,开始向媒体呼吁,得到广泛声援,无数签名信寄到最高法院,要求进行再审。

  最高法院最终受理了,但1991年11月28日,最高法院依然判决田中上诉无效。

  他们的孩子也有责任

  1976年,洛克希德行贿丑闻中,日本丸红公司向当时的首相田中角荣赠送了政治“献金”。这一消息被报纸披露出来后,丸红公司员工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歧视,还时常被欺负,一些以前和丸红公司子弟玩得很好的小朋友和他们也疏远了。

  当问道那些小朋友为什么疏远丸红公司的子弟时,才知道他们的妈妈告诉他们,不要和某某小朋友(丸红公司员工的子弟)玩耍。因为丸红公司出事,公司每个员工都有责任,连带到他们的孩子也有责任了。(《日本精神》选段  作者:李建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