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suv愣头青mpv车型华南 |
中国汽车的地域性很强,各汽企的核心市场也基本划定。比如说,华南市场为日系独占鳌头,鲜有车企敢于在华南挑战日系权威。但随着车市的发展,国内汽车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地域分布也有望得到调整。
在中国保持多年快速发展的大众,不仅在东北、华北、华东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即便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比例也高达20%。但在占据中国汽车30%的华南,大众在该区域的市场比例只有12%,远远低于其在全国市场的平均水平。因此,华南成为大众的一块心病。欲谋求更大发展,大众在华南市场的开拓,成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09年末,大众抛出了宏伟的华南战略,意图扩大在中国的市场版图。“华南战略”余音未绝,大众行动却以轰然展开。2010年3月16日,被大众给予深厚期望,也是大众投放国内的第一款国产化SUV——途观,在华南汽车重镇深圳高调登陆。
国产途观被业内炒作为大众的战略车型,它对于大众的分量自不必说。此次国产途观选择在深圳上市,便能看出大众的战略端倪:欲以重磅车型撬开华南大门。不过,大众将途观作为其华南战略的先锋,深圳可能是诺曼底,更有可能成为它的敦刻尔克。
博主并非危言耸听,在华南的市场份额中日系最高,在广州甚至达到了55.2%,而大众在这一区域的市场份额只有12%。据此分析,大众在华南的市场认知、基础、影响,较之日系差距很大。如果想减小这种差距,必然要涉及产能提升、渠道开拓、市场培植等等步骤,即便是一切顺利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众的华南战略绝非“一时得以见成效”的短暂行为。
在没有任何市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国产途观空投华南无异于孤身犯险。大众成为中国汽车老大,与其较早进入中国抓住了机会分不开,当然其产品实力是关键。但大众产品层面也存在着明显短板,甚至是空白,这个“空白”就是SUV。
相对在轿车领域的顺风顺雨,大众在SUV领域基本称得上无所作为,历来被外界视为其整体战略的短视。好在途观国产化,让大众终于在SUV领域发出了声音,但遗憾的是途观投胎投错了地方,落在了SUV虎狼之地的华南。
在国内SUV市场中,日系CR-V、RAV4以及汉兰达等车型,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口碑,都是具有引领地位的车型。国产途观孤傲的将这些车型定为竞争车型,谋求高空插入一招制敌。但事实并非像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途观存在不足并非完美车型。
途观被许多见过实车的网友挑出了刺。一位曾近距离接触国产途观的朋友,直白描述这款车型:国产大众途观外观刚中有柔,与第6代高尔夫相似的中网设计,如果只看前脸会给人只是轿车的感觉,但却少了点SUV特有的霸气。作为一款SUV车型,途观外观缺乏硬朗,与大众车型大气磅礴的车型设计风格相悖,透露出大众进军SUV市场的底气不足,也反衬出大众在SUV领域的稚嫩。
途观多有轿车产品的痕迹,比如其前排座椅设计很低,前挡风玻璃角度沿袭了轿车直冲设计,而缺乏发立体感官,丧失SUV车型的开阔视野;离地间隙很低,据网友实际测量,车底前部轮轴横梁离地仅为13.5cm,甚至比一般的轿车还要低,这对途观的通过性是很具有说服力的考横点,直接关系用户对其SUV功能需求的顺利实现。
再比如说车门吧!目前,国内小型车的车门连接座都是全焊接,而途观只是简单的三个焊点便完事,这不排除途观采用了先进技术,但仅用三个小焊点未必有点夸张。前引擎盖非常轻,掀起来毫无手感,与德系车型偏重厚重的造车理念确有出入。
客观看途观的车内空间是个亮点,这与其国产化过程中车身加长有直接关系,但稍加留意便可以发现,其后备箱不尽人意,顺理推测其车内空间的宽敞,是在牺牲后备箱空间的条件下实现的。有记者在参加了大众组织的试驾会之后透露,途观的动力和刹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对讲究以技术取胜的德国车来说,似乎很难理解。
以上车型问题为博主引述网友评论,当然博主并非刻意贬低途观,只是不想仅凭大众这块牌子,便轻信一款车是十全十美。因为在汽车普及的高速轨道上,车型质量与车市发展速度脱节的事情并不少,也许途观正在犯着这样的错误。
抛开车型,回归行业。大众将一款非成熟、也是其非强项领域的车型,投入到毫无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不知道是不是将途观用作“愣头青”来使,如果是这样,那么国产途观的前途岌岌可危。
此外,途观选择在华南战略公布不久上市,可以看出大众有些操之过急,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最起码毫不成熟的途观,担当不了大众开拓华南市场的大任。
曾几何时,MPV和SUV成为伴随中高级轿车发展的两股不可忽视的新兴个性化市场,但随着多次汽油涨价和企业的主动应对,到如今SUV已经成为轿车之外最大个性细分市场,而MPV的市场地位却是江河日下,即便是全新的奥德赛也无力回天。
见证了MPV市场的溃败,不由想起SUV市场的出路。据笔者终端统计来看,中高级SUV用户大多都是第二次或多次购车,在使用轿车之后,他们更看中SUV的多功能性和风格,同时他们对车型的性能和质量有着苛刻的要求。
中高级轿车市场迅速膨胀,中高级SUV市场也迅速扩展,未来的竞争不仅是轿车与轿车之间,SUV车型与SUV车型之间,还有轿车与SUV之间的取舍,SUV能否跟随或超越轿车市场的节奏成为二次购车人群的首选,是个值得研究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