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静致远快乐
宁静致远快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18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六字令格律

(2012-03-06 07:56:12)
标签:

校园

分类: 诗词曲赋

  

十六字令格律   

 

十六字令格律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四句,三平韵。

【定格】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 〔宋〕蔡 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十六字令(平韵格)  

【十六字令、苍梧谣、归字谣】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格】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例:十六字令(平韵)张孝祥  
归!猎猎西风卷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平仄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宁静致远祝您幸福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