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虞世南论书

(2009-05-28 14:14:43)
标签:

文化

论书

虞世南

杂谈

分类: 书论拾贝

                  虞世南论书

 虞世南(558一一638),初唐书法家。字伯施,越州馀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秘监”或“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其书承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亲授,得二王法。唐张怀瑾《书断》称“其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光秀出,智勇在焉”。以下《笔髓论》乃其论书节选,今录之与友共赏。

 

用笔须手腕轻虚。虞安吉云: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邪!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乾枯而露骨,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指意》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欲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契妙》

 

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契妙》

 

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琴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且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

 

 

 

 

 

 

                                     虞世南论书虞世南论书   返回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