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师大心理学考研辅导:南师00年至03年心理真题

(2009-03-08 21:03:13)
标签:

考研

心理学

真题

教育

分类: 心理学历年考题
2003年普通心理学(100分)
一、名词解释(5×3=15)
1、 本能行为2、感觉对比3、创造想象4、元认知能力5、社会促进
二、选择题(2×5=10)
1、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后会觉得这些亮点在游动,这种现象被称做()A.PHI现象 B.自主运动 C.诱导运动 D.瀑布运动
2、 当一个人的感觉器官对外部刺激有较强的感觉能力时,我们称他的()。A.感受性高B.感觉阈限高C.差别感觉阈限高D.适应性较强
3、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似是()。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舌尖现象
4、 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为强、均衡、灵活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5、 鲁迅说,作家创作的人物,其原型往往是“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这种由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是通过()方式形成的。A.典型化B.夸张C.拟人化D.综合
三、简答题(10×3=30)
1、 请用例子说明什么是非意识水平,什么是前意识水平,什么是无意识水平。
2、 儿童言语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基本阶段?
3、 怎样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分析?
四、 论述题(15×3=45)
1、 请从保持时间、容量和编码方式三个方面概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
2、 结合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智力测验做一评价。
3、 古希腊达尔斐神庙上镌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请谈谈这句话的心理学意义。

2003年心理学史(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5×6=30)
1、形质学派2、无意象思维3、刺激错误4、操作条件反射5、生活风格6、自我学习
二、简答题(15×2=30)
1、 为什么 KULPE,O.的心理学被称为二重心理学?
2、 简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30×3=90)
3、 试述WUNDT,W.与BRENTANO,E·R.在心理学基本观点上的区别及其在心理学史上的意义。
4、 试述FREUD,S.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及其影响。
5、 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方法论。

2003年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年龄特征     2、依恋行为       3、同化       4、纵向研究

二、判断说理: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2、人们通常说的基因,也就是DNA。
3、肖像性再现表象约在幼儿时期的后期成为主导形式。
4、新生儿表现出真正的微笑要到出生后第三周。

三、简答题
1、简述“视觉悬崖”实验并 说明其作用
2、简述运算的性质。
3、为什么说儿童要到青春期才能达到人格的最后形式?
4、“在儿童看来,第一次说谎的严重性,不在于儿童存心欺骗的程度,而在于说谎和客观的真相在实质上相差的程度”。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四、论述题:
1、运用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儿童语言的获得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2、有人说:现在的儿童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试分析电视对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

2003年 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5*2)
创造 练习曲线
二、 简答题(10*4)
1. 简述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
2. 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3. 简述品德及其构成
4. 简述奥苏伯尔同化论的核心思想

2003年实验心理学(共50分)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
1、 早于WUNDT而提出系统的心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著名学者是(),他在此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的1860年出版的著作《》。
2、 心理实验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对各种变量进行处理的过程,即研究者主动操纵()、控制()、观察记录()的过程。
3、 抵消平衡法是心理实验操作程序中用以克服()效应等额外变量的一种方法。
4、 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主要包括()、()和()。
5、 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是()。
6、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反应时发主要包括()、()和()。
二、 设计和计算(共38分)
1、在依次再认实验中,被试A和被试B的再认成绩如表1所示。计算他们的辨别力指数和似然比,并通过计算回答他们谁的判断标准较高、谁对学习项目的记忆更牢固。(18分)
表1 被试A和被试B参加再认实验的结果 .

被试A的再认结果 被试B的再认结果 .
报告“学过”数 报告未学过数 报告学过数 报告未学过数
学习项目 38 12 32 18
为学习项目 20 30 10 40

附PZO转换表:
P .20 .24 .36 .40 .60 .64 .76 .80
Z -.842 -.705 -.358 -.253 .253 .358 .705 .842
O .280 .311 .374 .386 .386 .374 .311 .280
2、实验设计:请按照二因素二水平重复实验设计的模式设计一个研究方案,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对本地方方言的理解程度是否好于对普通话的理解程度,同时研究材料阅读者的性别是否影响其理解程度。要求写明自变量、因变量、要控制的额外变量、实验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方案。(20分)

2003年心理学综合卷
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情绪和需要的关系。
2、 感觉记忆的特征有哪些?
3、 文献综述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4、 简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共同特点。
二、 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应怎样评价一个人的性格?
2、 比较华生的行为主义与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的异同。
三、 实验设计(20分)
请按照二因素二水平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模式设计一个研究方案。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对本地方言的理解程度是否好于对普通话的理解程度,同时研究材料阅读者的性别是否影响其理解程度。要求写明自变量、因变量、要控制的额外变量、实验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方案。

2002年普通心理学(100分)
一、解释概念(3×6=18)
1、 操作性条件反射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3、感觉补偿
4、 元认知能力5、记忆的恢复6、PHI现象
二、填空题(1×10=10)
1、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 注意的功能有选择、维持、()。
3、 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几显得暗些,这被称做()现象。
4、 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5、 鲁利亚把( )看作是言语产生的起点。
6、 情绪的概念中,包含了情绪体验、情绪行为、( )和对情绪的认知等复杂的成分。
7、 情绪体验的纬度有情感的强度、情绪的紧张度、情绪的快感度和()。
8、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主要有四种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
9、 在我们以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征来划分性格类型时,通常将那种有强烈的时间感和成就欲、易激动、缺乏耐心的性格称做是()。
10、 ALLPORT,·G·W.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
三、写出下列心理学流派或理论的代表任务(1×6=6)
1、 构造心理学2、人本主义心理学3、社会学习理论4、尝试错误理论5、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6、多元智力理论
四、简答题(8×5=40)
3、 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4、 遗忘的干扰理论。
5、 智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的区别。
6、 动机、内驱力和诱因的关系。
7、 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五、 论述题(13×2=26)
1、 什么是创造思维?如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培养个体的创造思维能力?
2、 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解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强调先天的遗传作用和后天的学习作用。请结合某一具体内容(如言语获得、能力发展、气质的形成与改变、情绪的稳定性、人的侵犯性行为等)和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2002年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4*5)
记忆术 认各方式 问题行为 替代性强化 个体化社会化
二、 论述题(20*4)
1. 举例说明改变他人态度的有效说服技巧
2. 试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3. 请指出“分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及其利与害的方面
4. 试述发现教学法与讲授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及其教育意义,并分别举一例子说明两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

2002年心理学史(共100分)
一、 词解释(5×6=30)
1、 形质学派2、认知地图3、操作行为主义4、社会兴趣5、似动现象6、需要层次论
二、简答题(10×2=20)
1、 简述新行为主义的共同特点。
2、 为什么人本主义自称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三、论述题(25×2=50)
1、 试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2、 试述WUNDT,W.与BRENTANO,E·R.在心理学基本观点上的区别及其在心理学史上的意义。

2002年实验心理学(共100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
2、75%差别阈限3、反应时间的相减法4、速度---准确性权威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试将心理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变量加以归纳和解释。
2、 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
以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
3、举例说明并解释实验者效应,如何在实验研究中避免由于该效应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结论?
三、 分析说明题(共50分)
1、 现有100克和108克外观和体积相同的重物若干,以前者做噪音,后者做信号,采用信号检测实验的有无法,在同一先验概率下,多次测量不同被试的辨别力δ`和判断标准β。现在假定在同样条件下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这同一群被试的重量辨别差别阈限DL。请从理论上分析:
(1) δ`、β和DL三者两两之间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存在何种关系,请作出假定性解释;
(2) 恒定刺激发和信号检测发之间有何区别,解释说明之。(本题10分)
2、解释一个2×2×3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数、每个自变量的水平数、可检验几个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6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被试?(10分)
3、有人想探讨反应时间是否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缓解了处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加这一过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方差分析表,给出变异源及每个变异源相应的自由度(注:教育水平可界定为从事工作前在学校的受教育年限)。(15分)
4、有一研究者调查了大学四年级不同年级学生对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即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哪个更重要,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分三种:(1)课业学习更重要;(2)两者同样重要;(3)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该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60名学生(共240名),每一年级男女各半,统计结果如下表: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回答项目 n=60 n=60 n=60 n=60
课业学习更重要(%) 60% 47% 37% 37%
两者同样重要(%) 20% 27% 33% 30%
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 20% 26% 30% 33%
根据上述回答项目的百分比变化,该研究者得出结论:随着年级增加,大学生逐渐重视社会人际交往。你认为该研究者根据百分比就得出这一结论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请分析说明。(15分)

2001年普通心理学(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8分)
1、 心理学通过( )来研究人的心理,( )就是个体对所处环境的一种反应系统。
2、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蛋白质,其中( )是遗传信息的保存者和传递者。
3、 ×根据PAVLOV,I·P.的观点,动物没有()系统活动,只有()系统活动。
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或()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存性。
二、 概念题(3×4=12)
1、 心理年龄2、应激状态3、练习曲线4、场依存性
三、 判断题(1×10=10)
1、 心理现象不具有形体性。()
2、 用观察法研究心理不能揭示“是什么”,但能发现“为什么”。()
3、 拷贝世界通过大众传媒对人的心理和性所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
4、 根据ERIKSON,E·H.的观点,个体心理发展只能感的自我统一性问题是在人到中年时才出现的。()
5、 价值观不是个心理学概念,故而心理学家不研究它。()
6、 听课时注意转移是不好的,会降低听课质量。()
7、 在心理学中,幻觉属于错觉的一种。()
8、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察觉不到的。()
9、 手段——目的分析是人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0、 情绪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卷入的程度也越大。()
四、 简述体(10×5=50)
1、 简述注意的对象和注意的特性。
2、 简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 举例说明心理学如何用投射法研究人的动机。
4、 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5、 简述气质知识的应用价值。
五、 论述题(任选一题,每题均为20分)
1、 为什么说“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
2、 区分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因材施教有何意义?
3、 认知与情绪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请结合事例给以阐述。

2001年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4*6)
掌握学习 认知策略 类创造 表征性奖励 归因理论 柯尔伯格
二、 论述题(76分)
1. 试比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不同点(18)
2. 试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18)
3.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4)
4. 简述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12)
5. 根据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谈谈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加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14)

2000年心理学史(共100分)
一、 名词解释(5×6=30)
1、 经验的自我(JAMES,W.) 2、整体行为 3、同型论
4、二重心理学 5、团体动力学 6、集体潜意识
二、 简答题(10×2=20)
1、 WUNDT,W.是如何论述心理元素结合规律的?
2、 简述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共同特点。
三、 论述题(25×2=50)
1、 述评FREUD,S.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2、 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2000年普通心理学(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3×6=18)
1、 心理机制2、反应变量3、表象的概括性4、意志控制5、场依存者6、双趋冲突
二、判断与说理(每提4分,其中判断与说理各2分,共20分,判断“是”打对号,“否”打错号)
1、 PAVLOV,I·P.发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非常重视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
理由:
2、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被我们觉察到的信息。( )
理由:
3、 情绪是一种反映活动。( )
理由:
4、 自我注意和环境注意是两种相互关联的注意。( )
理由:
5、 技能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是一种成绩不断提高的现象。( )
理由:
三、 简答题(6×5=30)
1、 不同的感觉能相互补偿吗?为什么?
2、 如何理解元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 要维持稳定的注意需依赖哪些条件?
4、 测谎仪(多道胜利记录仪)能测谎吗?为什么?
5、 研究错觉有什么意义?
四、 论述题(16×2=30)
1、如何分析性格的静态结构?你如何评价心理学对性格静态结构分析的传统做法?
2、 什么是创造力?怎样衡量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00年实验心理学(50分)
一、 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空间视敏度2、费希纳的对数定律3、侦察试验4、实验变量5、P(y/SN)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测定感觉阈限的各种古典方法中,最小变化法所用的刺激变量最少。()
2、 所谓反应时间就是指一个人完成某种反应动作所用的时间。()
3、 信号检测实验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减少实验的次数。()
4、 同一组被试先后在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下所测试的两组结果应被视为独立样本数据。
5、 将不同颜色光混合后所得色调符合减色法原则。()
6、 在选择反应时的测定中,对不同刺激应使用不同的反应键。()
7、 接近绝对阈限刺激所产生的差别感觉不符合韦伯定律。()
8、 由于同一个物体在观察者两眼中所形成的视网膜象不同是形成立体知觉的重要线索。()
9、 在同样的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指导语其结果会有很大差别。()
10、 一项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P(n/N)=0.2,那么P(y/N)=0.8.()
三、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信号检测实验与古典心理物理法的主要区别,并说明在前者在何种实验条件下能显示其优越性。
2、 若使用触棒迷宫测试获得某个被试的技能联系曲线,应如何安排该实验?(应包括:所使用的一起、方法、控制、结果的记录指标和曲线的绘制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