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示意图及其制作步骤
本动画的地址是:http://qq249181841.6000y.com/swf/2018-4-26/163025270.swf
制作步骤如下:
1.从本文结尾处下载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图片到你的电脑中备用。
2.打开flash软件,点“文件”-“新建”,确定。修改文档的尺寸为800(宽)*500(高),背景黑色。设置工具栏最下面的“贴紧至对象”按钮为按下状态(电磁铁外面有白底色)。
3.点“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将刚刚下载的图片导入到库中。
4.插入“太阳参数”按钮元件(方法是:点“插入”-“新建元件”,名称为“太阳参数
”,类型为“按钮”,确定),双击进入“太阳参数”的编辑区,在“按下”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设置笔触禁止、填充白色,用椭圆工具在工作区画正圆,在属性面板中改宽=高=40。
http://s9/mw690/5efa5943nd327197d3578&690
5.插入“太阳”影片剪辑,从库中拖“太阳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40,中齐(方法是:在“对齐”面板中点“水平中齐”、“垂直中齐”)。
http://s15/mw690/5efa5943nd3272b3f42be&690
6.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太阳”,放置于太阳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太阳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http://s7/mw690/5efa5943nd3273f0ec9a6&690
7.进入“太阳参数”按钮的编辑区,在“指针经过”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设置笔触禁止,填充色为FEFF03,选用矩形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圆角=20,在太阳图形的下方画一个矩形,改宽=220、高=150,在对齐面板中点水平中齐,垂直位置用键盘的方向键作适当调节,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太阳”、“直径”、“1,392,000km”、“自转周期”、“25/37天”、“公转周期”、“2.26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http://s3/mw690/5efa5943nd32798af1382&690
8.在库中右击“太阳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水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9.插入“水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水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0,中齐。
10.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水星”,放置于水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水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11.进入“水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就是用鼠标在工作区空的地方点一下),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C5A780,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水星”、“直径”、“4,880km”、“自转周期”、“59天”、“公转周期”、“88天”、“公转半径”、“5,791万km”,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http://s4/mw690/5efa5943nd327d18590a3&690
12.在库中右击“水星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金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金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金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3,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金星”,放置于金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金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金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CD8F2D,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金星”、“直径”、“12,104km”、“自转周期”、“243天”、“公转周期”、“225天”、“公转半径”、“10,820万km”,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3.在库中右击“金星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地球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地球”影片剪辑,从库中拖“地球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3,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地球”,放置于地球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地球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地球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1E6581,改其高度=170,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地球”、“直径”、“12,756km”、“自转周期”、“1天”、“公转周期”、“365天”、“公转半径”、“14,960万km”、“卫星”、“1个”,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4.在库中右击“地球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火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火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火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0,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火星”,放置于火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火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火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D51603,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火星”、“直径”、“6,796km”、“自转周期”、“1天”、“公转周期”、“687天”、“公转半径”、“22,794万km”、“卫星”、“2个”,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5.在库中右击“火星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木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木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木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20,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木星”,放置于木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木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木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BA6A27,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木星”、“直径”、“142,984km”、“自转周期”、“0.41天”、“公转周期”、“4,333天”、“公转半径”、“77,833万km”、“卫星”、“63个”,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6.在库中右击“木星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土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土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土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8,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土星”,放置于土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土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土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D5B191,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土星”、“直径”、“120,536km”、“自转周期”、“0.43天”、“公转周期”、“10,760天”、“公转半径”、“142,940万km”、“卫星”、“60个”,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7.在库中右击“土星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天王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天王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天王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6,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天王星”,放置于天王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天王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天王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ABD9F3,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天王星”、“直径”、“51,800km”、“自转周期”、“0.65天”、“公转周期”、“30,799天”、“公转半径”、“287,668万km”、“卫星”、“27个”,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8.在库中右击“天王星参数”按钮元件-“直接复制”,名称为“海王星参数”,类型为按钮,确定。
插入“海王星”影片剪辑,从库中拖“海王星图片”到工作区中,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6,中齐。
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5,颜色为白色,文本方向为水平,输入“海王星”,放置于海王星图形的上方。从库中拖“海王星参数”按钮元件到工作区,中齐,右击这个圆形-“在当前位置编辑”。
进入“海王星参数”按钮的编辑区,点“指针经过”帧,释放鼠标,选中文字背后的矩形,改填充色为7B9FD0,用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黑体、大小=20、颜色为黑、方向为水平,逐段输入“海王星”、“直径”、“49,532km”、“自转周期”、“0.67天”、“公转周期”、“60,118天”、“公转半径”、“450,400万km”、“卫星”、“13个”,并分别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19.回到“场景1”,改图层1为“太阳”,从库中拖“太阳”影片剪辑到工作区,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中心注册点移到太阳图形的中心,中齐。在第2,000帧处插入帧。
20.插入图层2,改名为“水星”,在水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水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设置笔触白色、填充禁止,选择线型为虚点线,在工作区画椭圆,在变形面板中设置旋转为-15度,回车,在属性面板中宽-高解锁,改宽=100、高=58,中齐。
http://s5/mw690/5efa5943nd32887d60054&690
21.将“水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水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http://s7/mw690/5efa5943nd3374e47bb46&690
22.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图层上锁。“水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水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水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水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http://s5/mw690/5efa5943nd33778261074&690
23.在“水星”图层第8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水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http://s8/mw690/5efa5943nd3378bc91017&690
24.将“水星”图层的第1到第80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81帧处右击-“粘贴帧”。然后分别在第161、241、321、401、481、561、641、721、801、881、961、1041、1121、1201、1281、1361、1441、1521、1601、1681、1761、1841、1921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25.在“水星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金星”,在金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金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水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金星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180,中齐。
将“金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金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金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金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金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金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金星”图层第125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金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将“金星”图层的第1到第125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126帧处右击-“粘贴帧”。然后分别在第251、376、501、626、751、876、1001、1126、1251、1376、1501、1626、1751、1876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26.在“金星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地球”,在地球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地球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金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地球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265,中齐。
将“地球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地球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地球”图层开锁,从库中拖“地球”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地球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地球”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地球”图层第20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地球”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将“金星”图层的第1到第200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201帧处右击-“粘贴帧”。然后分别在第401、601、801、1001、1201、1401、1601、1801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27.在“地球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火星”,在火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火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地球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火星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350,中齐。
将“火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火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火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火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火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火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火星”图层第25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火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将“火星”图层的第1到第250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251帧处右击-“粘贴帧”。然后分别在第501、751、1001、1251、1501、1751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28.在“火星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木星”,在木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木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火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木星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440,中齐。
将“木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木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木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木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木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木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木星”图层第40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木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将“木星”图层的第1到第400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401帧处右击-“粘贴帧”。然后分别在第801、1201、1601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29.在“木星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土星”,在土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土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木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土星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535,中齐。
将“土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土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土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土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土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土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土星”图层第50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土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将“土星”图层的第1到第500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501帧处右击-“粘贴帧”。然后分别在第1001、1501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30.在“土星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天王星”,在天王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天王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土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天王星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635,中齐。
将“天王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天王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天王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天王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天王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天王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天王星”图层第100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天王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
将“天王星”图层的第1到第1000帧全部抹黑,右击黑的区域-“复制帧”,到第1001帧处右击-“粘贴帧”。最后在第200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再双击第2001后面的任意帧,变黑,右击它-“删除帧”,以便把2001及以后的无效帧全部删除。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31.在“天王星轨道”图层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海王星”,在海王星图层上面添加运动引导层,在它上面再插入图层,改名为“海王星轨道”,点其第1帧,其它图层上锁,将“天王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海王星轨道”图层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宽-高上锁,改宽=745,中齐。
将“海王星轨道”图层第1帧复制粘贴到下边的引导层第1帧,海王星轨道图层上锁、闭眼,下边的引导层开锁,用选择工具点椭圆,改其线型为“极细”。
用橡皮擦工具,设置其尺寸为最小,在引导线某个位置擦出一个缺口(注意这个缺口在引导线上的相对位置不要与其它行星雷同),图层上锁。“海王星”图层开锁,从库中拖“海王星”影片剪辑到工作区线条缺口附近,选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中心注册点移到海王星图形的中心,将工作区显示比例改为200%,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小心移动“海王星”图形,使其注册点移到引导线缺口的右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左端)。
在“海王星”图层第2000帧插入关键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移动“海王星”图形的注册点到缺口的左端(当缺口在引导线的上半部时,要移到缺口的右端)。点前面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作动画补间。图层上锁,恢复显示比例为100%,并返回到第1帧。
32.在“海王星轨道”图层的上面插入新图层,改名为“标题签名”。用文本工具,设置你喜欢的字体和颜色,大小为40,方向为水平,在图面的左上角输入“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示意图”,大小改为20,在图面的右下角输入你的签名和“注:鼠标划过各天体显示基本参数”的字样。制作完成。
附图:
http://s7/mw690/5efa5943nd30eb89e2de6&690
太阳
http://s15/mw690/5efa5943nd30eb524cabe&690
水星
http://s9/mw690/5efa5943nd30ebbe55148&690
金星
http://s11/mw690/5efa5943nd30ebddf80fa&690
地球
http://s3/mw690/5efa5943n7b81798e1562&690
火星
http://s7/mw690/5efa5943n7b8179fbfcc6&690
木星
http://s7/mw690/5efa5943nd30ec5a78d56&690
土星
http://s3/mw690/5efa5943n7b817a6e7a32&690
天王星
http://s3/mw690/5efa5943nd30ec9f92562&690
海王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