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益小书记活动三年了,虽然不是每次活动都参加。但一直在这个阅读群里混,一直是潜水多,发言少。这三年在这个爱读书的群里学到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有爱心、坚持推广阅读的妈妈们,他们的一言一行感动着我影响着我,一直想做一名义工故事妈妈,因我是一个不太善于交往的妈妈,本身也很不自信。再说我自己的阅读水平不高,阅读的书也相当少。记得自己小时候的课外书是很稀缺的。在我的印象中的第一本课外书应该是我们家不知哪来的一本倪萍写的一本自传所以我一直是很崇拜倪萍的。到了有儿子以后跟着小书房的脚步和儿子一起进入了儿童阅读领域,在群里听那些妈妈推荐好绘本和阅读技巧。三年时间里和儿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收获还是颇丰的。
最近小书房组织义工进行故事妈妈培训。虽然我不是义工但也有幸参加。活动那天我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来到了中山立图书馆少儿部。第一次面对这些高手妈妈讲故事,真的是很紧张发挥也是一般。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让我们这些线上经常聊天的妈妈在线下作自我介绍,每个人手上发一张纸写上网名,然后画一个动物代表自己还要扮演这个动物的声音或者动作。实在汗颜画画对我来说太有难度了。而看看其他妈妈信手就画出了只只栩栩如生的动物。我想了半天只能画了一个爱心算是交差,至于扮演动物还好临时发挥跟儿子学的大猩猩的动作算是过关了。
第二个环节是变声练习:扮演各种动物的声音说一句话。不知为啥,我从小就不喜欢看动画片,但我确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孩子的人。所以要我扮演动物的声音也是蛮难的。说了一句自己都觉得不太恶狠的大恶狼声音。
三个环节是朗读练习和大声唱歌让我们这些家长放开一些,不用那么紧张。让我们这些家长在歌声中、欢声笑语中更亲近一些。
最后一个环节是各位妈妈阅读一本绘本,中间穿插一些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好的去读绘本而且能够更吸引小朋友。总之这一场故事培训活动进行了三个小时最后要走时大家都是意犹未尽。
在最后也有留下一些要我们回家思考的问题:
1、 故事妈妈是什么?要做什么?
我个人这理解:故事妈妈应该是有为推广阅读的热情,爱阅读、喜欢阅读并且在家经常为孩子阅读的妈妈。能够做到去影响身边的朋友、或有孩子的家庭去进行阅读,并去读好的图画书。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组织一些小朋友进行阅读。虽然我也很想去儿子去幼儿园进行阅读但暂时只是一个想法,还没勇气需要慢慢积累经验。其实在故事会活动中有一个妈妈讲台湾一个故事妈妈现在应该是一个故事奶奶了,她从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开始就坚持阅读一直到他孙子出来还在坚持阅读。问她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她说:“我给我的孩子阅读只能让我的孩子变成一只羊,我给我孩子身边的人阅读就会让他们变成一群羊。所以这位故事奶奶坚持阅读的故事是令我感动的也很有启发。向这位坚持阅读的故事奶奶致敬。
2、 故事属于讲故事的人?
这个问题我以前一直不知道,自从这次参加故事培训后我才明白当你讲故事时这个故事不是作者的是属于讲故事的人。这就需要讲故事的人忘记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你讲出来的故事就会很吸引小朋友,也很有亲和力。这个可以在这次讲《一根羽毛也不动》的家长身上理现。我在听他讲这个故事我都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所以回来后我去图书馆也借了这本书。因为我听过这本书而且借回来后我自己也看了几遍,当我晚上讲给儿子听完后。儿子为我鼓掌并说妈妈讲得太好了。这是我给儿子讲了几年故事第一次听到儿子的表扬,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也很感谢这次的培训活动。
3、让故事好听的秘密在哪里?
我想这个问题除了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外。应该还要家长坚持给孩子念故事书。让孩子从小就喜欢故事书。当然在念故事时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扮演等方式来吸引小朋友。
4、 你做故事妈妈只是为了孩子吗?
我想在一开始我加入这个小书房是为了我的孩子,想获得好的书讯。等慢慢对这个组织了解后,被小书房的故事妈妈感动,她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读书活动,推广阅读,推荐好书。所以我希望以我也能影响我身边的朋友能够爱阅读,让更多的小朋友能享受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读到更多好书来滋养他们的心灵。过一个幸福的童年。
5、 从听故事里爸爸、妈妈自己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次故事妈妈培训活动让我学习到了给孩子阅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付出耐心、爱心。书是粮食不是药,不能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去阅读后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的精神就是我们用图书作为粮食。也正如培训活动中提到的阅读是我们家长就是农夫,给孩子阅读就是在给孩子播下种子,再通过时间的日积月累相信一定会有一天会花香满园硕果累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