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AC理论的启示

(2010-03-13 08:16:57)
标签:

培训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PAC分析。

  “父母”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心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心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如图所示:  

http://s5/middle/5efa1dcbg81a3bce7a014&690

  PAC理论认为,这三种心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条件下,某种心态表现的更突出。两个人进行交流时,最理想的状态是成人对成人。其他情况下,沟通也能进行,但交流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会出现中断。比如,处于父母状态的领导与儿童状态的员工进行对话,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领导:“小李,希望你停下手中的活,赶快去办公室把为我准备的箱子取回来。”

  小李:“我不想去,因为我很忙;但既然你是我的上司,我不得不去。”    

  如果组织内的领导行为主要以这种交互作用模式进行,人际和群体效果将会降低。

  用PAC理论分析培训机构与教师的沟通,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不理想的状况:

  1、儿童心态对父母心态。这主要是当代表培训机构进行沟通的一方较为年轻、甚至是实习生,教师一方为知名专家学者或重要领导干部时;

  2、父母心态对儿童心态。主要表现为上级培训机构的领导要求下级部门作“典型经验”介绍时。

  在第一种情况下,建议培训机构的领导或资深人士亲自出面沟通;第二种情况下,建议上级培训机构从“加强作风建设”的角度考虑改进的思路与具体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