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常态课和竞赛课

(2012-11-30 09:59:10)
标签:

教学

深度

不一样

情形

重点

分类: 专业

因为工作的岗位原因,我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形式不同的常态课、公开课或者说竞赛课,也会经常在公开课或者竞赛课后,被普通老师拦住咨询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该怎样上课?他们的问题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些公开竞赛课的精彩和精致,确实让我们欣赏和钦佩,也确实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然而日常教学中,我们一线普通老师应该怎么上常态课?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常态课和竞赛课究竟有什么区别?

常态课,也可以说成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等,它应该是学校教师按常规的课程表所进行的 “日常的课”、“每天要上的课”。有人综合各种观点给常态课下了一个定义:在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下,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按照教学计划,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而进行的日常教学。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一个观点:常态课的本质是真实,一般不加粉饰,还有待完善和反思。

竞赛课,顾名思义,是上课者为了达到较好或者更好、最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反复或者是精心研究和设计,而需要被评委老师、也或者有普通老师所参与观摩的必须评选出一定等次的课堂教学。这儿强调了几个重点:最好的教学效果、研究和设计的过程、听课受众、等次。

再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同

常态课往往是教师日常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是专业教师每天必须面对的内容,也是教师通过这样的途径而不断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常规教学。所以,教师每天的工作中,常态课也许就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任务,所以教师为此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不会特别的多,换一句话说,日常的课,教师因为专业水平的相对稳定而会按照常规的设计去完成任务,一般不会表现出特别的重视;而竞赛课则完全不同,因为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故而从一开始,执教者及其周围的领导、同事就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当然非一般的常态课所可比拟。无需赘言!

二、     对教材的研究深度不同

因为重视程度不同,所以执教者对教材的研究程度显然不会相同;因为对教材的研究特别用心,所以执教者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对教材的深浅程度和取舍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这里是指同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常态课和竞赛课中对教材的研究深度是绝不会一样的,竞赛课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都会高于常态课。这是无容置疑的!

三、     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不同

由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不一样,所以执教者面对常态课和竞赛课,其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也会存在一些差异:常态课更多的是做到扎实、朴实、有效,而竞赛课则更多表现为精致、新意、精彩。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执教者很清楚:竞赛课的理念既要基于常态课,又要高于常态课。

四、     追求的教学效果不同

常态课一般就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谁会刻意的去追问教学的情况和效果,学校一般会要求教师反思一下课堂得失,并对教案进行一些二次修改,教师一般不会有特别的压力;而竞赛课则完全不同,在上课之前,或者说从接到任务开始,目标就很明确,要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执教者的压力明显较大,直到竞赛结束,执教者和与之相关的人都还会特别关注一件事,那就是最后的成绩是怎样。

五、     面对的听课对象不同

常态课的听众就是学生,一般不会有其他人,除非领导事先不打招呼推门听课,以便于他们更精确的调研和了解到常态下的教学状况;而竞赛课的听众,除了学生之外,必须有数位评委,甚至还会有很多许多其他的老师参与听课,而且学生在上课之前,一般还会被暗示着:课堂上一定要配合上课老师上好这节课,执教者是紧张的,上课学生也是紧张着的。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常态课和竞赛课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对其的评价当然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老师所问的常态课究竟该怎样上的问题,我这样回答: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包括时间上的、精力上的、对专业的喜爱和执着、自己的重视程度、研究水准、对专业学科的理论水平等方面灵活变通,不会一定出现别人的竞赛课就必须高于你的常态课的结局,同样,你也不可能让一节常态课不存在一点失误和遗憾。我认为,普通老师除了要努力上好常态课之外,也要积极想办法参加一些竞赛课或者公开课之类的活动,如果一直没有机会,那也要每学期研究出几节精品课,按照竞赛课或者公开课的要求去检验自己的上课,目的是督促自己在专业上能有所成长。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敬业的同时,还要不断追求着专业进步,也要不断进行着学习和改进,对于普通老师来说,这应该是足够了!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法力无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