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照亮未来——电影《卓远的梦想》简评
(2020-03-14 17:34:40)
标签:
影视评论爱国主义拾金不昧遗憾思索余地 |
分类: 娱乐评论 |
——电影《卓远的梦想》简评
若干年前,梁启超写过这么一段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是祖国的建设者,祖国的接班人,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所以,少年的现状如何,对我们祖国的发展和强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少年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就成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任务。
湖南省校园文联影视艺术中心推出的少儿影片《卓远的梦想》就是少儿影视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首先,这是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爱国主义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所以,讲述爱国主义的故事,宣扬爱国主义的思想,是中小学教育当中永远不变的主题。《卓远的梦想》就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我国云南边疆,有一个叫卓远的男孩,他从小就被父母亲所遗弃,但幸运的是他被一个佤族老奶奶收养了。他在老奶奶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到了入学年龄,需要证明他是一个中国人,而要证明他是一个中国人,就必须先知道他的父母亲是谁,于是,他开始了漫漫的寻亲之路。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寻找父母亲的故事,而实际上,是一个证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或者说,卓远走的是一条
其次,这也是一首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的赞歌。为了寻找卓远的父母亲,考虑到卓远年纪太小,老奶奶就把卓远寄放到车站旁边的一个老人的家里。论年纪,这个老人已经退休了;论身体,也不太好,更重要的是,他走路还有点不方便。按道理,他应该在家里颐养天年了。可是,他没有。他在车站旁边开了一家便利店,不仅仅是方便过往的旅客,更重要的是,他把过往旅客不慎遗失的东西都收留了起来,挂在店里,等着失主前来认领。这种精神实在叫人感动。所以,卓远在他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也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拾金不昧的精神,不仅在我们老一辈人的身上还继续存在,而且也在我们下一代人的身上深深地种下了种子。拾金不昧这种高尚的品德,将在我们这个社会永远地传承下去。
再其次,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一部电影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它有没有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思考的地方。《卓远的梦想》
就给我留下了思考的地方。一般来说,一部电影,讲述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往往是有头有尾,大团圆结局。从这部电影来看,就跳出了这个模式。故事的开头说,卓远要去寻找父母亲,那么结尾是不是找到父母亲了呢?按照常见的结构模式,一般是找到了。可是在这部电影里,父母亲没有找到。这似乎给人留下了一点遗憾,但更给我们留下了思索。为什么呢?因为啊,在我们这个社会上,人生并不是很完美的,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的,总是会留下一点遗憾的。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遗憾美。卓远没有找到,就是一点遗憾。有遗憾没关系,正是因为有遗憾,才会促使我们继续去努力,去使它完美。正是在这种留下遗憾,又不断地圆满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地前进,我们的人生才会地不断地完美起来。这正是这部影片最宝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