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读书
(2023-05-08 10:08:09)
我刚发现,寸土寸金的苏州街上,有个矗立了20年的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稿在北洋政府时代其实已经初具规模,主编赵尔巽,虽然是亡国遗臣,但史家的公正性尚在,随便翻开一页,语言罗列与前24史毫不逊色(其中琉球是大清最亲藩属,现在的日本冲绳)。也就是说这个有着财务部,人事部诸多部门的清史委员会,只需要抄抄捡捡即可出稿。要知道,仅仅北京,屈指不可数的中文系,和数以万计的史学家,随便一块砖就能砸到几个硕导博导。再对比一下前四史,其中一个《史记》是人家太史公拖着残身一人之力用毛笔和肉脑壳完成的,当然我们理解这事情吧有诸多比太史公还难的困难,尤其是假如勘定了,工资谁发的问题。但,越往后拖,很可能就越不可能有人能完整的写出文言文的正史了,据说要出版纯白话文的清史。我觉得吧,如果真如此,5000年的文脉将荡然无存,中华唯一可以傲人的文旅天下将毁坍于当下。奇怪吧,这么多的读书人竟然对着几个中国字束手无策。还能说没有读书的空间吗,还能说读书最终也只是送快递吗,街角的绿色极好,微风甚至有些微凉,还是开卷读书好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