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夜,城已籁寂,灯影粼粼寞了星耿。一辆黑色的车的卢般踏来,钉在小区栏杆前大灯一闪,接着就是一声喇叭嘶鸣。当时我觉得我的心都在随之晃动。这种因为自己要干的一件混蛋事,能搅的四邻不安,能把别人折腾出屎的二逼,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爱,他就是那种哪怕是在床笫之间,自己高兴后倒头便睡的玩意。人若稍有指正,便翻起白眼,找到一个最光明磊落的理由让正人君子为之摧眉折腰。他若趁一堆火箭,能让上帝屈服。更可怕在于他并不认为这是错。很多历史性的事件正在让人们在弯路上越走越远,我总觉得这是条抛物线,离心率=1,也就是说永远回不来了。
我们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我们那个年代,媒体形式单一,也就是说很可能上亿人晚上看电视,看的是一个节目,且只能看这个节目。相声演员姜昆曾经诟病过小学数学题:泳池若一个进水口定量进水,两个出水口定量放水,问何时水满。调侃这类题目纯属出题人高烧不退。此语一出,得到我们这些当初厌学情绪高涨的娃们一致共鸣,乃至举国首肯。可,现在细细揣摩,人生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这个题目来类比而解决。甚至后来我一直搞不明白的换元法其中就里都豁然开朗了,甚至现代数学的基石--微积分都涵盖其中。如此,当初出题者可谓大儒,用最简单的物象解释了复杂的问题。是真正符合夫子“近取譬”精髓的。奈何让一个初中毕业生、一个练嘴皮子知青的一个相声彻底砰訇荡涤。不知为什么,无知永远是主流,有时候一些腰杆不硬的学者也能低头于这负面压力。但我们毕竟能看到,那些被竹签深深敲入指缝,被烙铁灼焦肌肤仍然不改气节者,多是读书人,凡匪类则刚刚看到刑者举起鞭子便能连自家祖宗皆和盘托出。
所以真正的儒者,才有活着的意义,有人问欧几里得:学习最后能得到什么。欧几里得赶紧招呼学生给来人几个钱,轰走了来人。欧几里得说:他不是一个学者,他想从学习中获利。我朋友的父亲,是我见过的一个真正的学者,去他家造访时,一位国柱,住一栋高层无电梯的小三居,家具简单,但墙书无算。他从未给自己孩子谋过半分福利,而我认为我这位朋友却是我辈中最为佼佼者。前几日的《北京您早》采访了老先生,老先生的一句话则正是人生来一次的意义:让别人少走弯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