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风在2010年的倒数第二天刮的很凶。
晚上7点,我们的阅读童盟会第一次迎来了熟悉和陌生的热心读友。他们中有著名的小步点妈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编辑们、启发公司的编辑们、新经典公司的编辑、妈妈群里的热心人……大家为了《水牛儿》这本图画书而来。每个人都怀揣这对原创图画书的感情,给我们提出了很雷人的意见和看法。
好在小铺的人都是心脏功能无比坚强的人,这些看法非常值得我们和画家们一起深思。小步点妈妈是一个对图画书较真到极致的完美主义者,她的认真和执著感染着我,她对这本书上的绘画缺陷一一指出,有许多确实是我们的失误之处。
这套北京记忆——小时候图画书,在不经意间已经二刷再版5000册了。这是可贺可喜的事情。未来有机会三刷之前,我们一定弥补和修改这些绘画上的不当之处;到时候,第一版和第二版也许像错版邮票一样成为买家的珍藏,也说不定啊。
到来的读友大多数都给我们提出了尖锐和比较尖锐和不太尖锐的批评,也有表达爱慕和感谢的。在这里一并深表感谢!
要不是爱我们,谁会大冬天,不吃晚饭、饿着肚子来崇文门和我们说对你有点小意见、有点小爱情呢!
特别在元旦的前夜,多温暖的夜啊,却给了我们。
对于这本图画书,我在给大家讲读了我的创作心得之后,大家都可能留下了更深的印象。那是7年前,发生在我和女儿之间的真实故事。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女儿所在的史家小学正盖新校舍。借东四十三条小学的校址当教室。那一年无法寄宿学校,每天我乘公交来到学校接孩子的时候几乎总是最后一名。逢下雨刮风,女儿看着她的同学们全被爸爸妈妈的汽车接走,很可怜地问我:妈妈,我们为什么不买车?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给7岁的孩子说清楚的。
因为孩子的潜台词是内心的委屈和不能有时尚生活的痛苦。这不是告诉她“我们没钱无法买车”“我们马上就要买车了”“我们环保我们不开车”这些话能解决的。它必须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一种价值观的确立。而这种引领和确立更是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在图画书里呈现的。
于是,图画书只展现了我们那天的所有故事和情节。
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不买车,而是告诉她去听雨的声音、去看雨中的画面、去感受雨中的诗意生活,去品味自然状态中的人的多元的通感。最终,孩子知道,在雨中行走特好玩。
现在,一到下雨天,女儿会特意跑到雨中,感受雨带来的感受。
这才是生活的趣味、生命的意义。我们活着不为乘车一晃而过,我们活着是为了看人世间的细腻风景。
而《水牛儿》正是这样的图画书。
原创图画书并非是简单的、乏味的、肤浅的。
在我们手上制作出的图画书每一本都深含这样的寓意。
这本《水牛儿》更是如此。
首先,选择书的名字叫水牛儿,就是一种意境的展示了。很多南方人不能理解这本书的名字,如果不是用北京方言读,很可能以为这是耕地的黑色水牛。其实,这是北京人对蜗牛的爱称。水牛儿蕴涵着对童年、对慢生活的一种怀念和向往。它代表着一种淡定生活,乐观平静的价值观。
简单的看,这本图画书故事只是孩子下学路上的一段境遇;品味它,其实告诉了我们每一种人生都有值得玩味和享受的意义;专注你的每一种时刻,享有它,它就是美丽的。慢生活,是诗意的。在浮躁和快速中,我们失掉的东西不仅仅是雨水打在雨伞上的声音,不仅仅是错过了和蜗牛约会的机遇,错过的还有生命的意义。
在座有的爸爸说:看不懂这本书。听我解读后,他还是看不懂。我想,一本书不会适合天下所有的人来读的。真的读不懂,那说明这本书不属于你。不读,也很好。
在座的一位妈妈说:要是我写,我让那个男孩子的爸爸顺便搭
“我”一起坐车,或者让“我”的妈妈也带男孩子一起走回家。且不说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就是可以实现,那也是这个妈妈构思的故事,而非我的故事了。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南辕北辙了。
创作是个性的,绘画和写作是一样的。都蕴涵了极强的个性特征,我们无法把故事和绘画泛化为适合所有的人,类型化的创作也存在;但是,那或许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吧。
至于很多妈妈对于图画书中时间、人物服饰、发式、色彩和现实与虚构的质疑,我都接纳与理解。阅读的感受,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重合;人生经验千差万别,质疑无所谓对错,都是理所应当。但是,也请读者换位去思考,画家、作家一样有自己的人生感受,他们在作品中诠释的也是个人的美学表达。图画书再有地域风格,也不是现实写真。它只是一种表现和表达,而不是再现和临摹。所以,不要完全去对应真实世界的一草一目;那并不是阅读的真谛。
原创图画书难就难在创作者和读者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你创作出的东西不是我的感受,我就觉得它不合情理。外版图画书的创作者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我们觉得他们写的、画的全是新鲜又正确,生出一份羡慕和喜爱也就顺理成章。因为,我们在面对陌生语境下的文化产品的时候,根本无力去寻找符号上的对错。
坚持与倾听对创作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倾听之后有坚持,坚持之中要倾听;这样才能做有个性的自己;同时,把缺点和错误尽可能的消灭。
个性的创作和私密的阅读是最放松的、最惬意的,也是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有模式化的阅读,也不应该有模式化的写作。我们追求的是创作的快乐和放松,只要还有这样的创作心态和环境,我们就会做下去。
结束这次恳谈,已经是夜晚10点了。
我们的小点心和茶水也许给风寒中的读友增添了一点能量吧?
但愿大家在风寒夜归的路上平安。
但愿大家喜欢我们元旦礼物——自产的图画书。
也欢迎更多的读友参加我们这样的恳谈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