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人 艾斯苔尔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一句北方的俗语,意思是说刚刚入伏的时候,天气炎热无比,人们往往要吃饺子来开胃;到了二伏吃面,二伏就到了农历六月,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后,气候已比中伏凉了一些,主妇们完全可站在炉前为家人烙饼了,所以就全家人一起吃烙饼摊鸡蛋,庆祝炎炎夏日的结束。而保冬妮的这套“老北京”图画书里的《跟着姥姥去遛弯》,就巧妙地用这句俗语,串起了整个故事,带着孩子们在食物中游了一遍老北京。而这本书,又特别适合在夏天阅读,一边拿着书,一边带着孩子逛一趟老北京,真是美哉爽哉。
翻开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一张手绘的北京地图,胖妞跟着姥姥站在地图上,正要开始她们的美食之旅。“头伏饺子刚吃完,姥姥就把胖妞喊。”整本书都是这样朗朗上口的押韵童谣,非常欢快好玩。从隆福寺的庙会开始逛起,尝完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经过后海的银锭桥,买了莲蓬;再到地安门,吃罢羊头肉;赶集又去了白塔寺听书;初八到了大前门,吃了馄饨吃酱牛肉;进了二伏,再跟着爸妈吃过一碗炸酱面。这段关于炸酱面的描写,非常活色生香,看得人直流口水——“二伏眼见就来到/手擀的切面抻了又抻/黄瓜切条萝卜切丝/青豆黄豆焖一焖/焯好了豆芽桌上摆/切丁切末儿有香椿/肉丁炸酱它配葱花儿/放点蘑菇真提神/蒜切片/醋拌面/瓷花碗里它香喷喷”。合上这本书,最后,一句“三伏烙饼摊鸡蛋”结束了这本图画书之旅。
在2005年《荷花镇的早市》面世以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孩子,从小过年过节,吃的是饺子炸酱面,我私心里就一直盼望着能有一本讲北方集市或者俗世生活的图画书出现,不是定格的老照片,不是驳杂的史料书,而是蹲下来跟孩子们手拉手地讲一讲北方的生活。终于在2010年盼来了这本《跟着姥姥去遛弯》。据说文字作者和图画作者都是北京长大的孩子,而为了更好地反映老北京的原貌,图画作者修改了四分之一的图,整本书的画面用了风俗画的风格,很怀旧复古,跟着胖妞转这么一圈,老北京的小吃基本都熟悉了一遍,这可比跟着旅行团玩有意思多了!
从《超级宝宝》杂志开始,看保冬妮老师的作品,先是《荷灯照夜人》,再来是《虎年的礼物》,现在是“老北京”系列,让人高兴的是原创作者的坚持和进步,而且一本比一本耐看,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原创图画书在前进中。这本《跟着姥姥去遛弯》,虽然有画面人物细节刻画缺失等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实在是一本值得拥有的风俗图画书。
头伏也要到了,来,合上书,咱们先吃一屉韭菜馅饺子,再来一碗饺子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www.bjnews.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