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 SEE YOU

(2010-01-17 14:07:02)
标签:

《阿凡达》

经典台词

心理学

美学

文学

思想工作

杂谈

分类: [飞天杂谈]

“I see you!”洋文对于我来说,仅限于认识二十六个字母,而且最好是按顺序的。这句当红巨片《阿凡达》的经典台词是个啥意思,我问了女儿,她说要看语境,在影片中是“我看见你了!”劫后余生的感慨。但也可以是“我懂你”,用以表示理解。

后面这个含义,不用电影去演绎就已经够经典了。因为被别人“懂”,是每个人最想得到,确最难得到的东西。得不到理解人往往就会有孤独感。

周五的时候,同事推荐了一本叫《独孤六讲》台湾人蒋勋写的,这位美学大师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对我来说这种书深奥了点,我最多是闲着难受的时候看点小说解解闷,不过一说起孤独,我倒是想不少作家们也是没少提到的,让我有印象,而且手边找得到的就有位,英国大作家毛姆同志在《月亮和六便士》是这么说孤独的: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是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没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达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独孤地行走,尽管身体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象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深奥的事情要说,即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象“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咱们国产的王统照先生在《泪与翼》中也论及过:“人生第一次所受的悲哀,严重的教训,莫过于知道人与人之间,须要隔层障呀!”

“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好象是句流行话,是吧。美学咱是整不了,太高难,不过心理学倒是学过,而且一位《心理学》老师的两句话,让我终身受益。当时我们受训的都是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都苦于思想工作总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你说得吐沫星子满天飞,把自己都感动得够呛。再看看对面坐的,那叫个镇定,根本就是个鸭子听雷的架式。心理老师道的天机的那“两语”是这样的:

两语之一:“按心理学的理论,人的改变之门是单向朝内打开的,在一个人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之前,别人的建议是很难起作用的。”

两语之二:“从心理角度来讲,一个人完全被别人理解和完全理解别人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如世界上没有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任何两个不同的个体都不会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

现在综一下上面的美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所述的,确切的说,人精神层面的孤独感应该是一种常态,根源在于我们不可能被别人完全理解。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别人,有时候我们甚至不能完全理解和控制自己!

“I see you!”也许只是可以无限接近,但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