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冬的
标签:
手炉脚炉暖器空调休闲 |
分类: [飞天杂谈] |
今天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气温已经突破零下二十度了,明天还比今天还冷。不过一到室内暖气、空调一应俱全还是挺温暖的。在没有最空调和暖器的过去,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呢?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一首20字的小诗就把古人冬夜与朋友围炉对酒的情趣表现出来了。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就有,周口店的那些灰烬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人们为了可以随意挪动火堆,保存火种,便把火放在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叫炉或灶。
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
到了唐代,人们又用铜制成手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现在,我国北方一此棚户区还有许多家庭使用烟筒火炉取暖,其历史仅有百年。至于使用流通热水或蒸气的暖气设备,那就更晚了。
前一篇:2009年三“十大”
后一篇:捉“奸”的意外收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