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2013-06-17 17:46:57)
标签:

教育

一年级

分类: 说课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2、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例如,例1的用积木画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这些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上,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4、教学重点: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五种图形,会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会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5、教学难点:体会上,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

 二.教法学法

  本次单元的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观察法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学习认识这5种图形这一节,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点。

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操作法是这一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例如,例1的用积木拓出、画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特别是例3的用七巧板拼三角形、拼长方形,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给学生提供

合作交流方法可以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合作拼图形,最后再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