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

(2011-05-13 16:55:14)
标签:

杂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并能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2、能积极参与小组实验设计中,并对实验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

3、能参与实验过程中的讨论、现象描述及记录,能通过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活动,以及动手实验能力、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设计,能顺利完成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在呼吸,那么你知道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猜测、讨论回答:

你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同?

 观点 :   人呼出的气体

①是二氧化碳

②主要是二氧化碳 

③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④中水蒸气比空气中的

⑤中氧气比空气中的少

⑥没有氧气了

二、课内探究

教师:刚才大家都是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今天我们针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这一假设,来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比吸入的气体(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提出假设] 人体呼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设计并完成实验] 小组实验方案设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结合用文字和图示进行说明)完成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1、  小组内交流课前的实验设计。

2、  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设计,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发表不同的见解。

3、  在全班的交流过程中完善实验设计,然后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以下是学生可能提到的实验设计:对于方案4,学生在初三学习化学时才能学到排水集气法,教师可以通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收集方法来引导学生。

方案1:试管法

探究:空气中CO2的含量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比较

器材:两个等大的试管,2条导管(或1条导管、或塑料吸管、一个注射器)10ml的石灰水

步骤:分别向试管甲、乙中倒入5ml的石灰水同一时间向甲试管通入人体呼出的CO2,向乙试管中通入空气,一定时间后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情况。③得出结论

讨论交流:该实验是否严谨。变量是否唯一?能否保证注入两个试管中的气体量是否相等?

方案2:烧杯针筒法

器材:塑料袋1个,针筒2个,10ml的石灰水

步骤:取两杯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石灰水

取一塑料袋,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将呼出的气体吹进塑料袋中

取两根等容积的针筒,先将针筒内气体排出,再分别吸入同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从塑料袋吸入)。

分别将针筒内的气体通入各自的烧杯中(要现象明显,可重复多次),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方案3:课本实验

①向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按课本图示安装实验器具。

②缓慢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左手紧捏橡皮管,右手松开(切勿将石灰水吸入口中!)呼气时右手紧捏橡皮管,左手松开。

③观察甲乙两锥形瓶内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得出结论

方案4:排水收集呼出气体法

步骤1: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目的是将瓶里的气体全部赶出),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同倒立在水槽内.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吹气,(注意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因为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吹入的气体会聚集在集气瓶顶部,随着吹入气体的体积增多,水会被逐渐排出,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排水集气法.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时,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你已经收集了一瓶你呼出的气体,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备用。

步骤2: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如图1—5所示.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如图1—6所示,观察现象,并记录。

步骤3: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4、  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实验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得出结论:人体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板书设计

实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一、 提出问题: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的二氧化碳量是否比吸入的多?

二、 作出假设: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多

三、 制定计划:

四、 实施计划:

五、 得出结论:

            六、表达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