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救市到底有多大作用?
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国楼市基本上可以说是哀鸿遍野。不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绝大部分楼盘销售惨淡,开发商信心普遍不足,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更加剧了形势的恶化。一二线城市由于拥有比三四线城市更多的资源,因此受土地财政的影响较大。但全国三四线城市就截然不同了,他们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度更高,本指望中央政府出手救市,但不想本届政府是标准的市场派,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中央不但不出手救市,还对出手救市的地方政府露头就打,不少三四线城市迫于土地财政的压力,出手救市。政府出手救市到底有多大作用呢?
让我们先看看政府救市会用哪些招数。
救市措施一:降低土地保证金数额
案例:杭州萧山区允许土地竞买保证金上限不超过1000万元,目的在于“减轻开发商资金成本压力”。
4月25日,有媒体从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萧山分局得到证实。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萧山分局负责人向当地媒体介绍称,在保持购地保证金为出让地价的10%不变以外,设置了上限,最高限额为1000万元。超过1000万元的,也按1000万元收取。
作用:有一定作用,可以刺激土地的成交,缓解资金压力。
救市措施二:取消限购。
案例一:天津滨海实施差别化限购:交一成首付就能先住房
继取消“蓝印”后,滨海新区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促进滨海新区楼市发展,滨海将实施差别化限购,只要滨海范围内无房即可在新区购房;并将推出共有产权模式购房政策,交一成首付就能先住房。
案例二:放宽购房入户标准
自今年5月1日起,无锡市放宽购房入户标准。
此招并非新招,意义不大。
案例三:7月29日,杭州对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取消限购,余杭、萧山两区全面取消限购。一个月之后的8月29日,杭州市全面取消限购。而最新的消息是,杭州余杭区正在酝酿包括降低购房落户门槛、购房可获最高3万元购房补贴在内的楼市新政,救市力度相当可观。
救市措施四:政府财政补贴
案例一:6月16日,芜湖市政府对外公布,进一步降低购房补助的门槛,取消之前“就业满3年才可获得购房补助”的时间限制。
案例二:7月31日,成都发布政策,只要银行积极发放优惠利率的首套房贷,省财政将按照贷款额的3%向银行支付财政补贴。但是,很快这则政策就被从网上撤下。此次财政补贴政策是针对四川省全省范围。用财政补贴银行,来支持其发放贷款的政策被外界认为相当大胆,甚至被认为堪比2008年的救市举措。
救市政策五:减免税
多地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刺激楼市。但此举在实际操作中是违法的。因为税收的减免权在国务院。在地方政府这个层面无法可依。政府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以上各种政策中,只有取消限购在短期内能起到剌激楼市的作用,一旦需求全部释放完毕,就再也没有作用了。在实际中,真正实行限购的三四线城市极少。其它各种手段幅度较小,作用极其有限。
此外,还有其它救市政策:
1、降低首付款比例要求;
2、降低贷款利率;
3、对于首套房的认定标准调整为认房不认贷;
这些政策是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只有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才能制定相关规定。
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救市的作用微乎其微。三五个百分点对于百姓的购房剌激有多大效果呢?只有开发商让利于民,幅度较大,才可能起到大的刺激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