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现阶段楼市,是降价跑量,还是坐等行情上升?
今年的楼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呈现出以下现象:
1、TOP50榜单中,大部分企业房屋销售的增幅都有20%以上的增长;
2、均价涨跌不一。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要战场的公司的房屋销售均价都在上涨,而以三四线城市为主要战场的公司的房屋销售均价以跌为主或微涨。
数据上的辉煌是不是说明上半年的销售一片大好呢?也就是说TOP50能否代表中国的主流楼市呢?这与我们身处其中的感受完全不同:
楼市寒意刺骨,成交量在各线城市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景:一线城市的成交量仍在上升,但降价风、优惠风盛行。价格相对坚挺。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在下降,降价风潮涌动。三四线城市完全是寒冬,小幅度的降价没有消费者响应。
那么,我们的感受和数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现在公布的数据多是上市公司的数据。这些统计大部分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沉淀。那时的楼市还是比较火热的。这些数据的公布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股市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让数据好看,做了一些调整的。我想今年下半年的数据出来后就比较能真实地反映近期的楼市状况了。
二是现在的数据只是一小部分数据,80%以上的销售额和99%的房地产企业根本没有上榜。这部分企业才能真正反映中国楼市的生存状况。因此,其实我们对楼市寒意的感觉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们看到的数据不是同期的数据,它与我们对楼市的感觉不具有可比性。
根据现在真实的楼市成交情况,我们认为,楼市进入新阶段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新阶段包括以下含义:
1、房地产行业利润水平向社会平均水平靠拢;
2、房地产从普遍供不应求的状态向结构性的供过于求转变,销售速度呈现严重的不均衡性;
3、中小型企业逐步转型,进入其它行业,行业集中度提高。
那么,新阶段形势下,房企是降价放量,还是坐等行情上涨再入市呢?
我的观点是:降价跑量,不要妄想房价再一次大幅度上升的行情。具体来说:
1、对于新盘可以一次降价到底;
2、对于已经销售过半的楼盘不应直接降价,而应采取各种促销措施,避免与老客户的矛盾。
3、对于已经开盘但销售不佳的楼盘应果断降价,并对前期已经成交的客户做好预案,补偿到位。
当我们这样做后,我们就有先发优势,现金优势。而此时的土地市场正处于低迷状态,此时拿地,正是时候。价格可以与政府谈,付款方式也可以谈。
降价,不要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