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楼市的拐点真的到了吗?
关注现在所有媒体:从传统的纸媒体、电视媒体到网络,再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于楼市无一不在唱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一次唱衰与往轮有不同之处:往轮唱衰从一二线城市开始,而这次是从三四线城市开始的,一二线城市的楼市也呈现出颓废之势。难道楼市的拐点真的来了吗?
此时我们的耳边还有北师大的董藩教授说25年后北京房价能涨到80万一平。我们还记得2013年北京绝对价格和同比涨幅均居百城之首。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北京房价达31465元/平方米,位居百城之首;上海和深圳房价分别为31260元/平方米和30591元/平方米,位列其后。同比来看,北京同比上涨28.33%,涨幅最大(但四季度各个月涨幅明显缩小),比百城平均水平(11.51%)高出16.82个百分点;广州、深圳涨幅均超过20%,分别上涨27.59%和24.73%;上海涨幅为15.63%。厦门、南京、福州等热点二线城市住宅均价较高,涨幅多在15%以上,其中厦门同比上涨27.91%,仅次于北京。
我们大约在一季度末的时候,听到了一线城市部分房价开始下跌的消息。现在仅仅是五月初,时间才过去一个多月,楼市好像全线奔溃,恍若隔世。很多人在问:楼市的拐点当真的来了吗?下面,我谈谈我的观点。
一、楼市的“拐点”确实来了。这个拐点包括以下含义:
1、这个拐点是中国楼市进入新阶段的拐点。
2、这个拐点不是中国楼市全面进入下降阶段的拐点。任何关于中国楼市绝对化的观点都是失之偏颇的。
3、这个拐点如果准确地说,应该说是中国楼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分界点。
4、拐点论是政府、开发商、消费者和专家在判断中国楼市时应客观面对的现实。
二、楼市时处拐点的原因:
1、新一届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本质上有别于上一届政府。上一届政府更强调以政府之手调控,而本届政府更强调以市场之手进行调控。
2、中国房地产经过这15年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快速增长期。基本需求大部分已得到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通过市场方式是无法解决的,上一届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五年内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已在逐步落实。因此,从需求上来说,开发商要解决的是已经解决了基本住房问题的这部分人的改善性住房问题。这就对环境、景观、户型、配套、交通等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这就是开发商所面临的拐点。如何将改善性住房的这部分人的房屋这些资产盘活,这是对政府出的新课题。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形式上过半,但实质上不一定过半。现在提城镇化,与改善性是有一定关联的。我们看发达国家,大部分富有阶层都住在郊区或卫星城。中国未来肯定也是以低密度住宅作为富人的居住目标的。
4、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再允许我们沿袭过去的土地财政模式。必须要以壮士断腕的魄力走出目前这个泥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