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二轮调控是否即将到来?
背景
http://bj.fangqq.com/UserFiles/Image/2010-04-11/106_2034411_682739045145af5c88eaf4a82d4f3c12.jpg
1、在两会期间,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打压政策。楼市成交一片观望气氛;两会后,只有“京十一条”和广州出台了细化政策,但首套贷款利率七折优惠基本已全部取消,首付二成的政策执行更为严厉。尽管如此,全国楼市呈现出大阳春的态势。量价齐升,而且涨幅较大。
2、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5天发表评论,对房地产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5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矛头直指地方政府。
3月28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
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产投机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当中。
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
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引自相关媒体)
3、近日,央视《新闻联播》也播出了许多关于国外楼市的新闻,比如4月3日的《日本年轻人:租房住也幸福》,4月4日的《面积小价格低纽约小户型受青睐》,4月6日的《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房价稳定》。
4、《人民日报》在4月1日就开始“追问中国楼市”,并在6日和7日发表多篇文章,追问中国楼市的改革之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8日、9日进行了跟进,还专门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推出专题“关注疯狂房地产”。此外,中央级媒体《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3月28日到4月10日,连续14天来,中央媒体痛批高房价,中间没有“休息”。
中央级媒体的如此大规模阵势针对楼市,二轮调控是否即将到来?
本人持以下观点:
1、楼市调控手段,中央历来是虚实结合。此招为虚招。虚招先行,看是否奏效。否则,再出实招。
2、遏制过快上涨势头是主要的目的,但从来没有提:遏制上涨势头,合理的上涨是在容忍范围内的。
3、二轮调控是否到来,取决于未来市场趋势。若持续出现过快上涨,打压政策肯定会出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