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11-02 21:12:35)
标签:

健康

教育

美食

图片

娱乐

分类: 节目预告
  

    《别让血管长石头》 关键词:慢性冠状血管完全闭塞、硬斑块、软斑块、急性心梗、斑块逆转、减钠增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阿司匹林。

    专家:唐熠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您想过血管里也会长石头吗?您能想象血管被石头完全堵死会怎么样吗?今天来到我们录制现场的王叔叔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王叔叔回忆,当时他有一条心脏的主要血管已经被这种石头完全堵死了,但是他自己却没有什么感觉!这种石头可以说是隐藏得非常深了。到底这种血管里的石头是什么呢?是怎么形成的?它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危害?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我们又应该如何早期来预防呢?敬请关注今日17:25分北京卫视养生堂,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唐熠达为您讲解《别让血管长“石头”》,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www.btime.com/btv/btvws_yst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唐主任告诉我们,原来这种长在血管里的石头是一种硬化的斑块,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熟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最末阶段,当硬斑块出现时通常意味着血管的堵塞程度超过90%,非常危险。斑块由软变硬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医学上称之为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在这个过程中堵塞的主要血管附近的微小血管会逐渐蔓延生长,形成侧支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供血供氧给远端的心肌,因此患者往往没有像心梗时那么明显的症状,容易忽略。但是侧支循环的血管所供给的血氧量,远远比不上主要血管的供给的,心肌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血,新增的侧支血管容易破裂,也会造成危险。因此唐主任特别提示,如果您属于高危人群,而又出现了一些如疲劳气喘的症状,还是要注意筛查。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唐主任告诉我们,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可以大致分为4个阶段,当血管狭窄程度>90%出现硬斑块时,患者只能通过手术解决。而当狭窄程度<70%,尤其是<50%时,斑块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来达到逆转的效果。他告诉我们在《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里,提出了一种适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饮食结构,减钠增钾。同时,唐主任在现场重新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心血管疾病最常用的药物-——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介绍给大家一个自测自己十年后心血管风险的表格。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当血管狭窄处于70%-90%这一区间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来判断究竟是需要手术治疗,还是适合药物控制。因此各项心血管检查就必不可少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都听过以下检查方式:心电图检查、核磁共振、CT造影、活动平板检查,但您是否都了解它们的检查目的?唐主任介绍,核磁共振、CT造影属于影像学检查,主要看的是患者的血管和心脏结构情况。而心电图检查和活动平板检查是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查患者的心肌供血功能。在本期节目中,他给大家介绍了一种集功能检查和影像检查于一身、准确率高达95%的最新检查方式-——核素心肌灌注检查。

2017年11月3日播出《别让血管长“石头”》

    【专家出诊信息】唐熠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出诊时间:门诊每周一、周二上午;特需 每周一下午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