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3月30日播出《饥饿感引发的致命危机》。

(2017-03-29 11:51:53)
分类: 节目预告

 

   《饥饿感引发的致命危机》。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

饥饿感 不到饭点就饿 心慌紧张 反应迟钝 分餐制 食物交换法则

   

专家:
邢小燕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森林探秘”又开始了,今天主持人一玲化身的小猫警长继续来破案。最近她接到我们一位森林居民武大姐的电话,她说最近在她的身上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儿,曾经还因为它晕倒过,这件事导致她得了糖尿病,而且这件事大家每天都会遇到,但是大家并没有注意。于是小猫警长带着我们一起来到了武大姐家,发现她经常在两餐之间出现饥饿感,为什么出现两餐之间的饥饿感就预示着要得糖尿病呢?这一阶段的糖尿病能否逆转呢?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邢小燕为您讲解的《饥饿感引发的致命危机》。

2017年3月30日播出《管好“饥饿感” <wbr>逆转糖尿病》

 

 

森林里有四种动物,身上的特点是代表着发现糖尿病的四种线索。小猪代表“不到饭点就饿”;小鹿代表“心慌紧张”;棕熊代表“吃糖充饥”;树懒代表“反应迟钝”。这四种线索预示着正在走向糖尿病,而预防反应性低血糖,逆转糖尿病的方法也在他们身上,到底是什么呢?

2017年3月30日播出《管好“饥饿感” <wbr>逆转糖尿病》

 

 

容易发生餐后饥饿感的高危人群都有哪些呢?肥胖、超重、喜欢静坐的方式,不运动、长期饮食不节制、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期间曾经出现过妊娠糖尿病,哪怕是生产后血糖恢复到正常,得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升高。

 
 

对于经常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的患者,可以采取分餐制,例如对于
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将早餐主食分出25克放在上午10点左右作为加餐;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将午餐主食分出25克放在下午3点左右作为加餐等,优点是全天总热量没有增加,但主餐减量后使得每一次进食对胰岛β细胞的压力减小,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又预防了低血糖。平衡膳食需要6大类食物:谷薯类(主食)类、蔬菜类、肉蛋类、豆奶类、水果类、油脂类,每类食物所含热量均为90千卡,患者可以在总热量不变的范围内选择相同热量的同类食物进行交换:25克大米,变成125克红薯;血糖不高,加苹果;瘦猪肉,变成鸡肉或鱼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