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播出《理出不生病的奥秘—3》

标签:
健康 |
分类: 节目预告 |
《理出不生病的奥秘—3》伤寒论、脾胃虚寒
专家:王庆国
《伤寒论》中有这样一个方子——理中汤。顾名思义,这个方子的功效是调理中焦。在中医众多的动词之中,为什么偏偏用“理”呢?为什么不是“泻”中焦?“补”中焦呢?
先来说说中焦,在中医的概念中,中焦指的是脾脏和胃腑。大家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是从父母的精血中秉受的,人体落地之后,所有的功能都靠脾胃,生长装老已,都和脾气息息相关,所以脾胃对一个人是否健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因为张仲景重视中焦,重视脾胃的保养,所以他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少见的高龄——70岁,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脾胃虚寒有哪些症状呢?生活中有一类爱紧张的特殊人群,他们在考试前,面试前,都会表现的异常紧张,而且在这个时候总想跑厕所。其实这就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这种腹泻常常在人的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时发生,情绪恢复正常后,腹泻不治自愈,医学上把这种腹泻称之为神经性腹泻。
据国外报道,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有资料介绍,西方发达国家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这样的病人。
除此之外,脾胃虚寒还有哪些表现呢?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的疾病,用药都离不开理中汤这张方子的化裁,方中干姜与甘草配伍,就是有名的甘草干姜汤,《伤寒论》用于治疗里虚寒证的烦躁,呕吐上逆,以及肺部虚冷、眩晕、口中流清涎多等病症,配合人参、白术,这是因为脾胃虚寒,胃肠道的功能不足,出现了消化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的状态,比如:食欲不振,心下胃部堵闷,不消化,大便不成形,肌肉松软无力以及精神不振,声音低下等症,用人参、白术来辅助正气,增强胃肠功能。
方剂中主要起作用的药是干姜,它虽然比人参贱,但针对脾胃虚寒的症状,干姜的功效远远大于人参。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用这味药食同源的良药治疗脾胃虚寒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