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0月19日播出:“通”调全身7

(2010-10-22 15:35:22)
标签:

杂谈

分类: 节目预告

经络导引

 “经络导引”是侯丽萍博士在传统的“刺络”、“放血”疗法基础上,依据风

湿病内外“不通”的特点,自行创立的一套通表里的疗法。

导”是疏通,疏导,“引”是引导,导引即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经络导引是侯丽萍博士在传统的刺络放血疗法基础上,对气血不通,经络痹阻的基本病机,以大接经法为指导,自行创立的一套刺络疗法。其特点是选取特定的穴位(井穴、合穴),按照十二经脉经气循环运行的顺序,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以调整十二经经气,疏通脏腑与体表的气血通道。

 

适应症

用于治疗寒热虚实症病人。既适用于风湿痹证,也可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急性咽喉肿痛、扭挫伤、头痛等。

辩证施术:

热盛者从阴引阳,依次刺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窍阴、大敦穴。

寒盛者从阳引阴,依次刺至阴、涌泉、中冲、关冲、窍阴、大敦、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穴。

少商清宣肺气、清利咽喉、疏卫解表;商阳清宣郁热、清利咽喉、解表退热,咽痛者少商、商阳放血宜多;

身热,心烦,热病不出汗,小儿夜啼者刺中冲开窍醒神,清心安神;

热病、头痛,口干者刺关冲清上焦火、宣少阳热;少冲属心为少血之经,不宜放血;

心痛、心烦、产后无乳刺少泽清热除烦,清宣太阳,兼可通调乳汁;

热病,癫狂,胸腹涨满,消化不良者点刺历兑以清热醒神,和胃理气;

头痛、鼻塞、目痛、胎位不正者刺至阴以清头明目。

 

今天重点介绍的就是【合穴刺血】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经络导引”将刺络和放血点定位于人体经络的起止点即井穴,“病在脏者取之井”,在此处施针放血,实现了“牵外而动内”的目的。再配合中医传统的四弯穴(委中、尺泽)刺血,就能最大限度的对人体五脏六腑及四肢经络疏通的目的。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周围,是十二经脉的脉气归结的部位,系经气汇集之处,犹如百川汇合,江河入海之口,其经气之多,经气之涌可想而知,刺之具有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侯氏经络导引以尺泽、委中为合穴代表。

【操作方法】

委中、尺泽刺络: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腘窝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针刺部位(委中穴)的静脉,刺入脉中(0.51)分深左右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疗程:一周一次,一般48次为一疗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