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笑容掬在脸上,把温暖藏在心底
(2009-11-27 18:37: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MM@小抽 |
寒潮过去,空气里弥漫着暖暖的气息,脱去厚厚的棉袄,换上线衫,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温润时光。不用裹得像个爱斯基摩人,不用像个蜗牛整天躲在壳壳里宅着,当空气的温度保持在可以恣意伸出拳脚张牙舞爪的水平,当紫外线的系数正好达到可以杀死细菌而对皮肤无伤大碍的标准,这样的日子还是相当地八错的,o(∩_∩)o...哈哈,冬天永远的时尚主题是:温暖阳光。希望天公作美,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
可惜滴是,下午就下了一场雨。不过这雨说来甚是奇怪,有点像夏季的雷阵雨,来得快停得快,哗啦哗啦痛痛快快洒下,便戛然而止,天放晴,路开始干爽,我喜欢。早上阳光灿烂,经过经济数学几个小时的折腾后,破罐子摔碎的可怜娃娃竟然枕着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迷茫与困惑”、十万次“打击与不知所措”安然入睡,暖暖的床啊,真舒服,真温暖。下午是项目管理的课,经过十万次纠结之后,终于从床上爬起来赶课,看天空乌云密布呐,那个黑压压的(小学生写作文啦,哇咔咔^@^),不过老天爷硬是憋着不下。一路小跑,上课迟到。话说去得早不如去得巧,屁股刚落位子,老师点名,此情节与外面狂风大作大雨如注的外景联系起来,真是一场戏剧。人生,本是一场戏剧。
周五,闲着无聊,就码码字。其实,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可就是懒得动。甚是质疑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是,我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问问自己:这,对我有啥用呢?没用,我睡大觉去!
(太过功利,太过浮躁,也许是这样,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呢?)这样的结果是,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没有了任何意义,因为,我都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干嘛。对于现在的课程来说:三高,学了有啥用?我又不做学术;经数,学了有啥用?我又不研究三高;项目管理,我学了有啥用?理论的东西还不如实际来得快;英语有用,就听外教瞎侃吧,听迈克侃他和中国妻子的浪漫史,听他深情地唱歌,专注地说服我们巩俐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可真正轮到我自己说的时候就瞪白眼傻掉了。大家的生活怎么就那么充实呢,一大堆人忙着证券从业资格证、CFA、BEC……好吧,考证的考证,实习的实习,啃书的啃书,会友的会友,逛街的逛街,我,一个大闲人,在人生最最美好的年华,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买了份安逸的生活,努力耗尽才智,使劲增长脂肪,不断播种危机,执着创造尴尬!我呀我呀,咋这么没远大理想伟大抱负呢?
想起另外一个城市,每个周五的下午都没有课,周五下午是我一周最惬意最放松的时光。那时候,生活很忙碌,我会把周五当星期天使,周末当平时用。喜欢在每个下午,给自己买一大堆的零食,泡杯茶,拿着本书,躺在靠窗的床上,享受着美妙的个人世界。怀念那样充实的日子里的小憩时光,美好,没有一点点负罪感的美好。我忏悔,2009年,我活得甚是糊涂,甚是糊涂,真是一个胡涂仙。大喜大悲,大收获大失落,起起伏伏的心态,环境的不断变迁,角色的不断转变,这些,对于一个不懂得应环境而生的大呆子来说,的的确确是个坎坎。奶奶说,她去帮我卜了一卦,说我命好,我会好起来,远离这种没有自我的状态。有些东西,信则信,不信则不信,奶奶信,而我相信奶奶。有时候,我会想象把自己捏在手里,那种没有重量虚幻漂浮的感觉,那种不厚重不踏实的感觉,让自己觉得很冷很冷。有时候,我想,我什么时候变成了这副德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在误导自己么?
不管怎样的经历,都会成长,只是代价的大小。我想,2009年,我得到的东西,都是从及其惨重的代价中领悟出来的,我也毫不怀疑,以后的以后,我也还会为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买单。觉得自己就像个80岁的老太(难道我真成了他们口中的师太了?)喜欢老子的无为,什么事情都放任自流,说好听点就是不强求,说难听点就是不努力争取爱咋地咋地,反正就一条命,而且为了俺娘亲,我还要赖活着。
上周去沪东教堂,第一次听那么好听的歌曲,唱在了自己心窝窝里,后来竟然在一百来号人的歌声中泪流满面,安静地没有一点声音的哭,边唱边哭,不用擦眼泪,一滴一滴掉在地上。那个冷搜搜的夜晚,突然间觉得自己很放松。人的思念中,总有一种声音在与你共鸣。也许是自己思想过于诡异,我会把很久很久的故事和人,藏在心里,让后想象那些东西一直陪在我的身边,给我安慰给我温暖,不论在那里,当我孤单的时候,当我寒冷的时候,我就想象着,自己被他们佑护,便不会害怕。
我依然是幸运儿,是被上帝宠着的幸运儿。在最最迷茫最最飘渺最最摸不清方向的时候,坚持一下下,不要丢掉过去的那些追逐,那些激情,那些思想,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候。或许,多年之后,回头看现在的路,也会释然,也会微笑。不管怎么样,天总有下雨或是太阳,在天晴的时候,就多储存点阳光,把阳光藏在心里,这样,天冷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冷了;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所以,选择微笑,即使傻傻地被别人当作小白痴,笑着的呆子总比哀怨的呆子可爱吧,(*^__^*) 嘻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