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6
(2024-07-22 11:29:03)分类: 钢琴 |
钢琴,6
因为附点四分音符的加持,即半拍的存在,令音乐妙不可言。这也让手与手的配合,手与脑的反应协调,变得更加需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鹜。
曲二是四首中难度最大的。首先需要熟悉高三个八度的音符,同时训练右手无名指和小指频繁转换的灵敏度(这两指的能力通常比较薄弱),再加上两个半拍的节奏适应,一个小节的合成进展就变得十分缓慢而漫长。
如同整理一堆乱麻,千头万绪总是无能为力,有些烦躁,又有些平静。脑袋昏昏沉沉,卡顿,停滞,手,也似乎不听使唤。风扇转动着叶片,嘎嘎轻呤。燥热突然澎湃,裹敷着全身往上奔涌,一脸大汗磅礴而出。
干脆停止,离开。轻轻握住单杠,拉伸,舒缓沉重紧实的颈椎腰椎。
一晚一晚,一小节一小节。隐隐约约,第一句的雏形出现了。一丝清凉。直到第五晚,终于勉强成章。
就像以往,每到这个阶段便开始录视频。视频的录制过程,可以督促自己加倍专注,同时也倍添紧张,出错、混乱、空白。这个起初自认为效果不错的强化训练,久而久之,并不其然。还是需要放松。慢慢弹,慢慢反应,在一个松弛的状态之下准确率高。
终于,录好没有出错的一曲。
每次啃出难曲,我都会兴奋地发给好友徐分享,这一次,她并没像往常发来一串点赞表情,而是:感觉两只手自弹自的~
我半信半疑地等待老师点评。夜晚十点多,老师回复:每一节有两个附点,第一个附点都对,第二个附点右手跟进稍慢,停了一下。要像第一个附点的感觉那样。
一语点醒,我真想起床去试试感觉。
第二天清晨,细看曲谱,我突然意识到,右手的每一节可以拆分为两部分,那么,只要把第二部分按照第一部分的节奏来嘛!
节奏对了,声音果然悦耳。再听之前,暗暗好笑的别扭,稍慢的第二个附点像瘸子的脚,总是努力却跟不上常人。
雨点滴落,泉水叮咚,珍珠落入玉盘,,,,,,课上老师弹奏令我陶醉羡慕的那些水花溅起、珠点散落又弹跳的刹那,终于神奇地稚嫩地在我手里缓缓流淌。
今年的雨季超过两周,雨量很大,湿度几乎百分百。6月26日,江水水位9.61米,继1997年9.94米,27年以来的最高水位。保证水位9米。
第三晚,练出《平安夜》,真好听~
写于7月4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