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月的芳香

(2022-06-13 16:46:26)
分类: 慢读



又闻栀子香,夏天了。捎带着江南的梅雨季。

 

有一种恍惚。

 

一个叫福贵的人,经历一生的同时叠加了四代人,父辈、自己、儿女、外孙。一根时间的轴线,串结着内zhan、兔gai、大yue劲、蚊G等等重大节点。普通人在大shi代之下,一粒灰与一座山的对比,命运之神的变幻,人间悲喜的交集。

 

这本《活着》,出版了将近三十后,我才第一次读到。用了一天时间看完一生。像一副简笔画,画面丰厚而有力,浅显而明晰。

 

和余华老师的相遇,源于突然想起要看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淅淅沥沥凉爽的梅雨中这才诧异到余居然那么好玩。以前给我的面相,是沉重、严肃,近乎和乏味关联起来,反正不是喜欢的那一类。其实,肤浅的是我自己啊。

 

再看他的交谈,总有一种在现实生活里似曾相识的味道。亲切的南方口音,如果不看简介里的故乡海盐,其实我第一感觉是杭州。如同在我某一位熟悉的亲戚长辈里的说话口吻,滔滔不绝,逗人发笑。

 

翻开文集,有一篇《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本想附庸风雅的古典音乐,原来是一扇可以推开的窗,感受到无限辽阔的精神给养。所以,村上君,离不了爵士,朱伟老师更是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对了,最初把余引进山门的还是朱伟老师呢。---- CD唱片源源不断地来到了,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买进了差不多有四百张的CD。我的朋友朱伟是我购买的指导老师,那时候他刚离开《人民文字》,去三联书店主编的《爱乐》杂志,他几乎熟悉北京所有的唱片商店,而且精通唱片的品质。余写道。

 

想起今年李健新专辑无时无刻线上发布会,余华老师应邀出席。最初的纳闷和奇怪也就恍然大悟了,有趣的灵魂终究会彼此吸引和相逢。健哥其实早就在余华老师的那里不断汲取养份和灵感。

 

所以我又想起早先的感悟,优秀歌词作者在浓缩的空间里需要的才能。除了天赋,仍然是积淀,来自各种知识和文化,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想到了gang台的林xi、林振强、潘源良、黄沾,等等,无愧大师。

 

大部分的普通人,工作只是养活rou ti的方式,而工作之余的阅读、音乐、绘画、旅行,甚至体育运动,等等,其实是滋养灵魂、伴随一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如夏花
后一篇:天天天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