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疆火烧山飞熊火焰山准噶尔盆地 |
分类: 游记西北篇 |
我的微博 weibo.com/feixg
去年秋季,一时兴起的飞熊踏上了新疆的旅途。
中学的时候,新疆只是地理书中的若干省区之一。它离飞熊的距离似乎比天上的月亮还要遥远;后来上大学了,新疆成了班上好几个同学的家乡,从他们嘴里,飞熊了解到一个与地理书中描述不大一样的地方。再后来,新疆是拿在手里的葡萄干;新疆有时出现在旅游画报首页;有时出现在人民广场... ...
无论新疆究竟如何,但凡没有自己亲历过,是不会明白的。这是飞熊踏上新疆之旅的真正动因。
我们今天的路线是从乌鲁木齐向北,再向北,向美丽的喀纳斯进发。出了现代化的都市,很快两边就出现荒原,偶尔可以看到羊群。
当然,货车也不时映入眼帘。
其中许多是运煤的车,新疆有油又有煤,真是个好地方啊!
接下来我们到了一片火红的之处,原来,这里是火烧山。
火烧山在全国有两处,一处位于黑龙江,是火山形成的地貌,而位于新疆昌吉的此处火烧山,是因其山体颜色而得名的。
火烧山由于位于新疆境内,不少人会与火焰山混淆。火焰山是位于吐鲁番的,飞熊稍后也会介绍。不过光从颜色来看,火烧山的颜色更加红艳,而火焰山似乎则是温度更高。
那么火烧山为什么这样红呢?原来它是由烧结岩构成的,整体呈现砖红色或桔黄色。
火烧山起伏不大,因此准确地说,它只是一片丘陵。整片火烧山有数百个这样的半球状小山包。高度在20-30米左右。
据资料介绍,火烧山的岩石原非红色,它是由于下覆煤层自燃而被烘烤成红色的,因此又叫烧变岩(或烧结岩)。原岩大部分为泥岩,经下层的煤层燃烧烘烤后,仿佛经历了建筑用的砖坯经过高温的烧砖过程后,形成了现在的火烧山。
原来,此处的火烧山是真正的火烧出来的,真是名符其实啊!
只可惜火烧山东西宽约2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所以我们的车在216国道上行走不多时,就驶出了这个神奇的景区。
不久,我们进入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时值仲秋,衰草飞扬。
它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与概念中的沙漠相比,这种固定、半固定沙漠上面有少量植物覆盖,因此,不是想像中那种“典型”的沙丘地貌。
正因为固定的沙丘上有40—50%植被覆盖,而半固定沙丘有15—25%的植被,所以这里是优良的冬季牧场。
即使没有植被的地方,丘陵曾现出的不同颜色,也是一幅天然画卷,美不胜收。
车行路过富蕴县的恰库尔图镇,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北缘,因为远离海洋,所以属大陆性寒温带,不过光能丰富。从路边小摊来看,他们的干粮是馕,而水果是哈密瓜和葡萄。
大叔做的馕是相当有特色,不但外焦里嫩,芝麻飘香
而且还有美丽的花纹。
让飞熊垂涎的新疆瓜果,这一趟终于大快朵颐了!
【新疆】浓情秋日那行爱的眼泪 |
|||
![]() |
![]() |
![]() |
![]() |
![]() |
联系我 |
||||
|
|
添加方法: 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添加或直接在微博和微信客户端中搜索名字
QQ群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