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孟买】街拍:校车比大多数车结实

标签:
孟买飞熊摄影旅游天外飞熊 |
分类: 游记南亚和西亚 |
到孟买出差,照例时间紧得要死,没有时间休假。只是在上下班途透过车窗匆匆一阵乱拍。上次来印度已是3年以前。
孟买和上海同作为印度和中国两个发展中大国的最大的商业城市,往往容易被人用来做横向比较。3年前飞熊来孟买时,感觉跟上海的差异是15年,而3年后来到这里,感觉两者的差异是18年。
也许飞熊这种判断过分主观。所以在后面的图片展示中多介绍,少判断,把评价的权力交给读者。
首先,孟买跟上海的区别在于在街头还偶尔可以看到牛羊等牲畜。不过,与印度的其它城市相比,孟买已算少见。而在中国,飞熊记得7年前还在北京的四环外看到过农民赶着驴子到市里卖西瓜,而在上海,是一次都没有见到过。
其次,虽然孟买有很多崭新和在建的大楼,但是百年前英民殖民者所修的那些建筑几乎都保存了下来。
据出租车司机讲,这些英国人修的楼房在撤退时被当时的有钱人买了,租给没钱的人住。上海虽然在外滩保留了租界时期的建筑群。市内也有部分老别墅区得以保留,但毕竟更多的还是拆掉新盖大楼了。
而孟买离市中心略远的地方的建筑似乎显得更乱些。非常不规整,而上面的大幅广告更是各霸一方,非常凌乱。
广告上的奢华与现实的不堪似乎在这里可以同时存在。
这种被广告骚扰的生活似乎对市民已是习惯为常。
另一点与上海的区别在于,孟买似乎有很多城市的死角无人管理——随处可见。
比如一辆报废的车放在路边放到积灰也没有人管。
还有件比较有意思是事情是在建的高楼上面的绞手架很细,甚至弯弯扭扭的。很难想象这样怎么可以建好如此的摩天大楼。
司机推荐我去的自由市场——虽然中国也有这样的自由市场,但在上海是不多了。
司机告诉我这是很贵的商店。
小区前的摩托。
有意思的是本应是轻轨或高架桥的位置居然是高架人行道。
还保持着以头托物的习俗。

男士不例外。
路过蔬菜批发市场,更多以头作为运输工具的。
更多。
飞熊附近也有蔬菜批发市场,当然,那景象也许不会比这好太多。不过,我们国人比较勤劳,真正的批发交易是在凌晨,一早商店市场里就上当天最新的菜了,这样保证每天居民可以买到最新鲜的食品。
最后说说交通工具:
牛车是少不了的——拉点蒜苗回家去。
与上海和所有的大城市一样,高昂的房价使收入低下的人群只能选择到郊区居住生活。他们每天可以乘固定的列车进入孟买工作。对于经常乘坐火车的上班族,他们可以买价格相对较低的月票。
虽然偶尔也有靓车飞奔而过,但总的来讲,孟买街上的车还是没有上海街上的好。
左边这辆黄顶黑底的是不带空调的出租,而右边这辆是带空调的出租,价格会贵一些。无论如何,在这中国的城市里都属相对低端的车型。
红色的大巴是公共汽车。门不一定是关着的,不管有没有完全停住车,随时可能从上面跳下来人。
司机跟我讲到校巴时特别兴奋。因为这是印度立法保证的。车也是五年换一次。车窗处还加了防护条。听到这里,飞熊忽然感觉有些汗颜。一个没有几辆像样出租车的国家居然对校车这么看重。
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眼中显得各种凌乱。但是至少,他们的童年还是幸福和快乐的。
联系我 |
||||
|
|
添加方法: 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添加或直接在微博和微信客户端中搜索名字
QQ群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