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靖土楼:满城尽晒梅干菜

标签:
南靖土楼裕昌梅干菜天外飞熊游记 |
分类: 游记华南华中篇 |
前些日子公司活动,在厦门开完会后,由旅游大巴把我们拉到南靖土楼看了一圈。关于土楼,飞熊是久闻其名不见其真面目,所以兴致还不错。
从厦门过来需数小时的路程。大部分路修得不错。最后一点点山路也是非常完好,相信是申遗的结果吧。
虽然还没有进入景区,在山间已能看到不少土楼。也许是外围的土楼不够典型或完好,所以没纳入景区。不过,土楼上的文字,清晰地记载着历史,倒是更有意思。不能停车看看,唉!恨死跟团了。
介就是著名的四菜一汤了,位于南靖书洋镇上坂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飞熊想想也对,认识的唯一个福建人还真姓黄,多半是从这里出去的。
这四菜一汤分别是:4座环绕周围的圆楼和椭圆楼(昌楼、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1座方楼步云楼居中,从顶上远看就像一桌菜。其实在夜里看更有意思,但因为是跟团,又无缘相见。
沿着山里的小路,飞熊进村了。
每个楼都挂着灯笼,很喜庆的样子。
一进了土楼傻眼了,在这里,24MM不叫广角镜头,可能10MM才算。所以只能拍点局部了。
而且在这个旅行团参访的高峰时段,只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那些田园诗意的场面是很能寻觅的。
所以我只好朝天照了。幸好这个角度还算好看。
土楼是一种土木结构的建筑,有圆有方。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坚固而安全.
据说厨房的烟道是建在墙中的,防止污染房间,构思精巧。
就是锅太黑了点。
一座土楼通常可以住几十户人。和谐的地方。
虽然如此,传统的土楼却不带厕所。可能是建造者太爱干净了,容不得一点不干净的东西。
这一个叫“东倒西歪”楼,学名是裕昌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歪斜主要体现在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不过,在历史岁月中它就是这样有惊无险,风雨不动。
在裕昌楼中央,有个观音殿。
裕德楼也是很有特点的一座土楼。
从技术上说,它只有一半,因为后半楼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围墙,比前半部分矮了一大截,从山上远望,就像女子的围裙,便被称为“围裙楼”。据说,裕德楼曾因兵荒马乱被烧毁一半,后来重新修建却财力不济,便修成这等模样。
目前土楼里住的是黄氏宗族,还是变成了景区小贩,这个就很难说了。
按照导游的说法,那些原住土楼的人因为有银了,纷纷到城里买房,住上了洋楼。而还愿意留在土楼的,都是些习惯旧时生活的老人。
当然,穷人总是有的,无论哪里。
无论是不是本地人,小盆友还是粉可耐滴。
几个自頋自玩的小姑娘,丝毫不在意我这个街拍者。
很投入的流浪歌手。
当地有很多走地鸡,很肥美的样子。
这里还有。
中华田园犬也来凑热闹。
忽见一只蓝身红尾的鸟儿,漂亮——可惜当时没装长焦头。
这就是发现蓝鸟儿的村子,说明生态还是可以的。
现在来说说梅干菜——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被称为享誉海内外的一种客家乡土菜,据说分芥菜干,白菜干等几种。一般清明节前是晒梅干菜的好季节。我们来得正是时候。河边全晒着。
院子外的栏杆上也晒着。
土楼边晒着。
土楼上也晒着……
这张晒的地方有点意思了——垃圾桶上和球鞋边。
这个一边晒还一边加料了... 哈哈。相信这样的晒法古已有之,还是眼不见为净了。
最后介绍一道当地的土菜。名字忘了,微博上应该还有,去查查。数小时时间很快结束,我们又踏上了回厦门的归途。
联系我 |
||||
|
|
添加方法: 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添加或直接在微博和微信客户端中搜索名字
QQ群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