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有趣的测量》
(2019-04-01 12:29:09)《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放入水中,通过计算水上升的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从显性方面来说,这是“等积变形”,从隐性方面来说,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所以,在教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显性联系上,更应把这种隐性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六、教学策略:在观察、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没有刻度的量杯、量筒、水槽、红色水、不规则土豆、直尺、每组一个小抹布
八、教学过程:
1.复习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口算出它们的体积。
你能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公式计算真的是又快又准确。
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这里有一个土豆,能用公式计算出土豆的体积吗?为什么?(牙膏和魔方是规则物体,土豆和上面的两个物体不同,是不规则物体)。
3.小结:
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是不规则物体,比如鸡蛋、石块、苹果等。不规则物体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怎么办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测量的方法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动手实践,探究方法
教师出示土豆,让学生自己估,并说出估的方法,学生自己就会找参照物,不用先出示小正方体。把估测的结果记在心里。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提出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在本节课一开始,加入估算,估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还有利于发展学生估测能力。让学生明白从生活应用的角度来估测非常实用,但在科学研究中需要通过测量计算才能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
(二)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引导:每个学习小组的桌面上有一个土豆、没有刻度的长方体量杯,塑料量筒(塑装满水),一把特制的直尺,一块小抹布。请你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想办法出测量土豆体积。
1.出示小组讨论要求:(时间:2分钟)
2.汇报交流方案。
引语1:动脑思考是好习惯,认真倾听也是好习惯。在同学汇报时,请注意倾听,他说对没有,说完整没有,你有没有补充?
【学生交流本组的操作方法,教师要组织同学给予补充或完善,同时,要对每种方法进行合理的总结、升华,水上升、水下降、溢水法,并板书在黑板上。】
引语2:测量时,需要知道长方体量筒的长、宽、高,从长方体量筒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厘米。也就是说长方体的长和宽分别是9厘米。高是多少,需要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组的实际测量。
3.测量前温馨提示
大家在科学课上也做过实验,请大家想一想,今天做试验前,你还想对同学说什么?
a.操作时要细心,避免由于操作不当产生误差。
b.用直尺操作时,直尺要放平、放正。读数时,要平视。数据取整数。
c.注意桌面干净。
(三)学生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测量,教师巡视。
土 豆 的 体 积(立方厘米) |
|||||
估测值 (立方厘米) |
长 (厘米) |
宽 (厘米) |
水面高 (厘米) |
水面高 (厘米) |
土豆的体积(立方厘米) |
|
|
|
|
|
|
(请大家把刚才估测和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提前给学生提出要求)
2.动手实践,教师巡视。
3.汇报实验结果。
(1)汇报要求
a.归纳、总结本组测量的方法;
b.用具体的数据和直观操作解释道理;
c.操作中,还有哪些疑问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2)引导归纳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方案一:【水上升的方法】
方案二:【水下降的方法】
a.把土豆防入长方体塑料盒中。
b.向盒中导入一定的水,淹没土豆,量出水面的高度。
c.取出土豆,水面自然下降,量出下降后水面的高度。
d.用前一个高度减去后一个高度,计算水面下降的高度。
e.用“底面积×高”计算出下降的水的体积。
f.土豆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
方案三:【水溢出的方法】
a.把长方体塑料盒放在玻璃槽中,在塑料盒中盛满水。
b.把土豆沉入水中。
c.把玻璃槽中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
d.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测量时,注入的水把土豆完全浸没;取合适的水量。不能太少和不能太多。太少让土豆露出水面,太多也不能让溢出部分水。
【刚才有一个小组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测量了两次,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结果。那么他们组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哪一个呢?其实,测量两次,然后取平均值,这一点对于科学的实验来说很重要,这是一种科学处理和减少误差的方法。老师强调测量的平均值不仅仅是为了减少误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科学方法和态度。】
小结:这几种方法实际上都是把土豆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土豆和水,形状不同,但他们的体积是相等的,在数学中,我们把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但面积或体积不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等积变形”,等积变形是转化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天,这种用水测量土豆体积的方法也称为“水测法”。
(3)介绍“沙测法”(“盐测法”)
除了水测法之外,你还能想到用什么物体代替水,帮助我们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a.将物体放入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装满沙子。
b.用尺子刮平。
c.将物体和沙子一起倒在长方体的盒子里。
d.将沙子倒回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将沙面摇平。
e.用尺子测出沙的高度。
f.利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容器中沙的体积。
g.物体的体积=1立方分米 — 容器中沙的体积。
小结:同学们,水在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大。这节课,作为液体的水,还帮助我们解决了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说出解题思路或解释其中的道理)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4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2.综合应用
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谁有不同意见?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数学思想:
这节课我们用测量的方法研究出了土豆的体积,你觉得有趣吗?【完善课题】
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屏显】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板书设计:
V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