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应用(三)》教学设计
(2013-10-14 22:24: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带有百分数的商品图片,如毛巾商标、衣服商标、袜子商标等等。
(二)感受生活,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表格并发现问题
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
65% |
58% |
50% |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
35% |
42% |
50% |
师: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笑笑家1985年、1995年、2005年的食品支出呈下降趋势,而其他支出呈上升趋势。这个家庭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逐渐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渐增加,可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
师: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请你找出“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就是把全年总支出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
师:单位“1”未知可以用方程来解答,设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x元,食品支出就是65%x表示,其他支出可以用35%x表示,再根据等量关系(食品支出-其他支出=210元)
方法一: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
30%
方法二: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
方法三:
=210÷30%
归纳总结:已知两个部分量之间的差及两个部分量对应的百分数,求标准量,这类问题用方程解有两种方法:
公式(1):A%X
公式(2):(A%
(X代表标准量,A%代表较大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比;B%代表较小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
师:如果2005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
解:设这个家庭2005年总支出是X元。
50%X+10%X=5400
活动二:试一试
1、1995年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解:设这个家庭1995年总支出是X元。
58%X
2、王军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打了九五折,比原价便宜6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师:说说你对这道题目的理解,九五折是什么意思?
解:设这本书的原价是X元。
(三)解决问题
1、同学们收集的名山图片占60%,河流图片占30%,名山图片比河流图片多30张,一共收集了多少张图片?
2、东山乡今年苹果大丰收,年产量达到3.6万吨,比去年增产了两成,去年的苹果产量是多少吨?
“增产了两成”是什么意思?
以上两题的单位“1”分别是什么?单位“1”是否已知?该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介绍恩格尔系数。
板书设计:
65%
30%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