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0-06-12 17:49:39)
标签:
条形统计图读统计图统计图表教学设计中加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读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读统计图表,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2、培养读懂统计图的能力,能在统计图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并初步具有在交流中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指名说一说。
无论横向统计图还是纵向统计图,它都在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2、完成教材89页“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教学反思:
要想进行统计的教学,不仅要理解课本的设计意图,还要能够跳出课本,把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学生的突破口。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发现学生最直观的感觉是表中的数据,特别是根据数据的比大小与求和。
在进行统计图表的分析时,题目提出来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次比赛,你会怎么组织?”在问学生集体时,学生回答:“大家比较喜欢跳绳,所以组织跳绳比赛最好。”能这么回答的学生都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能思考的学生。可是也存在着这样的回答:“我会组织跑步,因为我比较。”这样的回答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5%。如此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这么回答?从进行这样回答的学生情况来看,除了前面所说的缺乏生活经验与认真思考的可能因素之外,我觉得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这些学生的反应较慢而表现出对问题的不理解,所以以自我为中心地回答。第二,是以前知识的干扰,因为以前所学的统计内容一般都会问你最喜欢什么,学生因为反应慢的原因,未能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思维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从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无论是多么简单的题目老师都要考虑到一部分后进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反馈来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