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种:炒房客。炒房子可不能象炒股票那样快速的买入卖出。与股票比起来要慢得多,费用也要贵多了。所以一般炒房客都有准备将买入的房产放个三五年的打算。租出去,抵消一下还款的费用。有点闲钱又少量的买一点股票。因为有房子收入增长作参照,他们不会象股民那样心急。持股时间跟房产差不多。只要不是买在高点,多多少少会有点赚头。不过当他们觉得炒房不如炒股来的快来的多,并且将大部资金用来炒股的时候,可能他们又要亏损了,因为他们变成股民了,可能多年炒房赚的钱都要赔进股市。
第二种:刚从实业转行的。他们初入股市必定是旗开得胜。当他们选定股票必定是信心满满并坚定持有,无论这股票如何跌,他们都是一句话:还会涨起来的。这来自于他们十多二十几年实业经历的一个情结。也许他的公司受这些公司压迫太深,幻想着有一天做这些公司的老板也去压迫别人;也许是平时看自已公司赚钱那么难,而这些公司赚钱那么容易,幻想自已有朝一日也做这些公司老板而轻松赚钱。进入股市真的如所愿,你说他们会放弃吗?这股市也真的象他们所预测的那样,经过一年半载上涨了,并且是翻倍的。股市大赚使他们坚定了从实业转入资本市场的决心。可这是他们亏损的开始。为啥?进入资本市场就要学习相关知识,学了一段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已的投资太幼痴了,明明下跌还去买股票,白白套了那么长时间,如果跌到底部买,岂不是白受那么多的苦?这卖的也太迟了,中间做几个波段岂不是早就发财了?下次一定聪明点。可下次这股市就不按他们的套路走。亏损再亏损,把他们从股市赚的钱倒回去不说还把老本都亏完。他们不禁发问,为何懂的越多亏的就越多呢?因为他们已不是实业家了,成为了标准的股民。股民是要亏钱的。因为股民是股市食物链的最下端。就这个简单道理。
第三种:新股民。新股民进场一定是闻到肉香了。赚钱效应在社会风传。谁谁炒股买车买房。他们进入股市大部分在牛市急升期,虽然股市会有调整他们也意识到调整完了会上涨的。他们会认为上次调整是为上一批人赚钱买车和房子准备的,此次调整是为自已买车买房子准备的。当老股民纷纷离开时他们正好进场。正如他们所愿,买车买房子的钱有了。不过因为他们进场时机不是在底部,且进场时钱不多,随着股市的上涨他们会将更多的钱投入股市,他们赚的迟早会跌回去,并且一定亏损。因为后面加入的钱是在为股市买单。随着他们学习的炒股知识越多,渐渐的他们加入老股民的行列。象新股民那样刚进场赚大钱的机会不会再有了,记忆中都是亏损。
第四种:熊市买,牛市卖。这是看破股市的一批人。他们进入股市时间太长,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何时开始炒股的。什么经历都有过,什么绝招都学过,最后发现这股市无非就是低买高卖。涨高了要抛,跌低了就一定要买。中国股市是一震荡市,相对低点一般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只要耐心,相对低点就一定能等到,同样只要有耐心,在相对低点买入的股票就一定会上涨。买入股票不要求最低,但只要想几年后会上涨就够了。当牛市来临,大家都去买股票的时候他们会抛出。算算几倍利润也应该知足了。不过卖出后股票又狂涨使他们不甚高兴。看到别人短时间持有同样股比他赚的多,确实感觉卖早了,不过心里还安慰自已,赚钱就好。等下一波熊市吧。他们一般很懒,对人生无欲无求。无忧无虑过一生是他们的座右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