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读硅谷维立:《一个走出死亡的维也纳精神科医生的选择》札记
(2023-03-21 10:38:32)
标签: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65381弗兰克尔札记 |
分类: 读书日记 |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影响巨大的经典名著。本文简介了该书的宗旨: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意义,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细细读来深有共鸣,札记精要存念!)
弗兰克尔认为:
“心理健康基于某种程度的紧张,一个人已经取得的和他应该取得的之间的紧张,或者一个人现在的样子和他应该成为的样子之间的差距。这种紧张是人类固有的,对于心理健康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这种紧张时,人会陷入生存真空,其外在体现就是无聊。当然太紧张也不行,也是一种巨大压力。人永远都在压力和无聊之间摆来摆去。
两个极端都会让人产生心理疾病,但弗兰克尔认为无聊是导致精神疾病的更常见原因,将来人们有更多闲暇时更会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寻找意义。
弗兰克尔认为意义可以以三种方式获得:
1、通过创作一件作品或做一件事情
2、通过体验某种感受或遇见某个人
3、通过面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时的态度
第一种方式就是做有建设性的工作。比如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失去爱妻与双亲在内的几乎所有亲人,陷入绝望时,支撑他活下去的是他还没有完成的书稿。
第二种方式其实就是爱。对妻子的爱和思念帮助弗兰克尔度过集中营里不堪回首的四年,而他与第二任妻子的相知相爱则让弗兰克尔得以幸福地度过余下的岁月。
从苦难中可以找到意义吗?而弗兰克尔阐述的获得意义的第三种方式,即通过面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时的态度,是他的意义疗法的最大特色。
《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年迈的医生,因无法忍受妻子死亡带来的痛苦,寻求弗兰克尔的帮助。弗兰克尔问他,如果是他先妻子而去,妻子会是什么感觉。老者说妻子一定也会像他今天这样痛苦。于是弗兰克尔说,所以你的痛苦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代替了妻子的痛苦。老者听到这番话后,平静地离开了弗兰克尔的办公室。他还是会为爱妻的离世感到痛苦,但他的痛苦现在成了一种牺牲,他的痛苦有了意义。
弗兰克尔在该书1984版的后记中所说:
“即使是身处绝境的无助受害者,面对他无法改变的命运,也可以超越自己,从而改变自己。他可以把个人的悲剧变成胜利。”
坦白地说,这一段话的意思我并没有全懂。我的理解是,能够以一种比较优雅——至少不是特别难看——的姿态来忍受不可避免的痛苦,是一种很大的成就,体现了人的高贵和尊严。而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一定会有个人的成长,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因为你拓展了同情和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弗兰克尔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他在痛苦面前做出的有尊严的选择,也是从苦难中寻找意义的例子。
一种古典意味的心理疗法:人和机器不一样。人有灵性,有自由意志,这也是意义疗法的哲学基础。在纳粹集中营里,人都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痛苦,在其他相对正常的环境中更是这样。认识到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很有必要,世界上的人都是残破不全的,都需要治愈和修补。对所有这些个体来说,这种认知是一剂苦口的良药。
正如弗兰克尔所说,“人类存在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够超越这些(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条件。人有能力让世界变得更好,如果有这个可能;人也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有这个必要。”(我的理解:心态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