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收到著名诗人马行老师寄来的四本书:诗集《地平线上的卡车》,学术随笔集《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散文集《大地上的行走》,报告文学《国梁》,很开心。说来,有点不好意思,这些书是我向他求赠的。
前段时间,读马行老师的博客,收获很大,觉得自己视野开了,心胸阔了,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触。126篇博文读完后,意犹未尽,上当当网,买到马行老师的诗集《诗歌:海拔3650米之上》,诗集系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度仅有的两部重点扶持诗歌作品之一。读过之后,非常震撼,写了一篇《读马行的诗歌》。
我还想读马行老师的学术随笔集《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散文集等。但在网上,几乎搜不到马行老师的书,只有一部《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在旧书网上有售,但我从马老师博客中了解到,本书并未正式出版,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来,《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是我最想读的一部书,据说全书共收录33篇文章,是一部读古诗随笔,其中一篇《简洁画面的背后不一定是孤独》,已被近百家报刊或教学网站、阅读选本、课外作文等刊物选用,我在网上搜到后,读了多遍,感觉写得特别好,这篇随笔,原载《海燕》2005年03期。
我给马老师留言,求证这本书的具体情况,马老师告诉我,《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盗版书,已在市面上悄悄流行了多年,网上卖的全是盗版书,字迹不清,不要买。这本书,2007年1月,他自费印了少量,主要散发在朋友圈,后来又改写,增加了部分篇章。这部书稿先后被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看好,百花社同意出版,都过了二审,后来,由于出版社改革就放下了;中国社科也同意出版,但要作大幅调整,作者舍不得,也放下了。盗版书是翻印自印集上市的,印刷质量很差。他说,他自印的书还有几本,可以给我一本。没有想到这么好的作品在出版上,却也多费周折,祝愿马老师早日找到一家有缘的出版社出版它。
之后,我又很贪心地问他,其他的诗集、散文集从哪里可以买到,马老师说,他找一找,能找到的,都给我寄来。
四本书,摆在我面前,真好。哪一本都想读,一时,我竟像“布利丹效应”里那头毛驴一样,不知要先吃那一捆干草了。论作品厚重,该读《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论最新出版,该读《地平线上的卡车》,论个人喜好,该读《大地上的行走》,论怀旧,该读《国梁》,先读哪本呢?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我走进书房,顺手翻开散文集《大地上的行走》,一段话映入眼帘:“懒人种豆,不能给豆别的,就给豆充分的自由吧。”就此开读了。
感谢马老师盛情,送给我这么多好书。
( 注:马利军是马行老师原名)
加载中,请稍候......